郑州市二七区: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 提升营商环境“硬实力”
摘要:升级打造“二七帮·易企办”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全面梳理涉企高频服务事项356项,更新《二七区企业“一件事”服务指南》,发放“惠企大礼包”1500余件。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刘军辉、记者范纪安报道 今年以来,郑州市二七区坚持“人民至上、企业至上”服务理念,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打造“二七帮·易企办”服务品牌,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率,努力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让二七区在“营商”中“赢商”。
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持续开展“四减一即”专项行动,对全区32个部门1624个事项进行多次梳理优化,1500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成”,1444个事项可实现“不见面审批”,870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所有事项共优化压缩办理时限30440天;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在省市30个“一件事”的基础上,新增“企业报税、困难人群”等10个区级“一件事”;推行“容缺办、承诺办”,311个政务服务事项、511个申报材料可实现“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快速办结;加强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全区181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17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39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175个社区便民服务站办理;探索“政银合作”服务模式,在20家银行设置社保、市场监管业务办理网点,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清理优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保留10个部门的30项中介服务事项,并对社会进行公示;与常州、昆明、济南等地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125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实现“跨省通办”;扩容“免证可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至561项,实现实体证照免于提交;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收费项目专项梳理,对8部门60个政务服务事项收费项目的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以来,线上线下累计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119.68万件,服务群众150余万人次。
拓宽服务方式渠道、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升级打造“二七帮·易企办”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全面梳理涉企高频服务事项356项,更新《二七区企业“一件事”服务指南》,发放“惠企大礼包”1500余件;建立二七区美好政务服务官制度,持续开展“政务服务进企业”活动,全年组织各街道、各部门累计走访规上企业、重点企业、小微企业近千余次,收集解决企业问题289条,为企业营造安心、放心、暖心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帮办代办体系,线上完善郑好办二七分厅的“二七帮办”平台,召开二七帮办平台专题培训会,指导街道、社区做好“二七帮·易企办”品牌宣传推广;线下组建193人的区、街(镇)、社(村)三级帮办服务队伍,强化为企帮办代办服务效能;定期开展业务知识、服务礼仪、沟通能力等各方面培训,加强帮办员业务水平,切实提升工作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窗口无否决权、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最新政策法规、“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流程、帮办代办服务规范等重点内容进行知识测试和情景模拟演练,形成“以会促学强业务、以学赋能促提升”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帮办团队共开展帮办代办服务2100余人次,收到锦旗34面、感谢信52封。
加强大厅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立足“服务美”“口碑好”两个出发点,完善一楼总服务台“第一窗口”作用,融合分流引导、帮办代办、咨询答疑、问题收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失物招领等全方位功能,为入厅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舆情留言等多个平台建立多层级诉求受理机制,拓宽受理渠道和服务范围;规范受理、转办、反馈、回访全流程闭环,有效提升问题处理率和群众满意率;对诉求集中、高频、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内容通报和例会上分享,为类似情况提供经验参考,有效推动“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化;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机制,积极引导企业群众主动评价,强化跟踪监督,确保差评有效整改。今年以来,共收到投诉、差评101条,评价覆盖事项87.4%,投诉处理率100%,差评按期整改率达100%,群众满意率99.6%。(刘军辉、范纪安)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