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武都:千年紫泥韵 匠心工艺魂
中国发展网讯近日,在陇南市检察院在建的文化展厅内,一幅大型的武都紫泥泥皮壁画已创作完成。这是陇南市检察院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都紫泥精心打造的“中国历史法治人物典故”壁画。
这幅画作由武都紫泥文化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田刚执笔创作,长8米,高2.3米,全国独有。武都紫泥法治文化壁画的设计别出心裁,其开篇以皋陶“画地为牢”的故事引入,依次展现了中国法治历史上十位重要人物及历史典故,展现了中华法治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特有的法治智慧和对正义、秩序的不懈追求,是我们今天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源。
图为田刚用武都紫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壁画创作
“此次创作我们以武都紫泥为基底,将法治理念、检察使命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起来,从前期的思考,和学习历史典故,设计手稿花费半年多时间,现在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绘制完成,成功上墙,达到了预期效果,我很满意。”田刚说。
田刚在大学期间与壁画工艺结缘。毕业后一直从事壁画行业,2014年,他回乡创业,了解了武都紫泥文化,对武都紫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中国传统壁画与武都紫泥完美结合。他反复试验,用武都紫泥经沉淀加工后,按一定比例加入辅助材料,用水充分搅拌。随后分层次附着到一定厚度时,抹平,晾干,加固,最后在紫泥胎上用矿物质颜料创作艺术作品,制作成武都紫泥文创产品。一个个精美的紫泥产品经过他的巧手,栩栩如生。
如今,在田刚的坚守与创新下,紫泥工艺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未来。他的紫泥泥皮画远销香港等各大沿海城市,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让逐渐远离大众的武都紫泥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武都紫泥是我们陇南特有的文化符号,我创作的这幅武都紫泥泥皮壁画将法治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法治文明的源远流长,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另一方面此次创作也传承了传统工匠精神和国粹壁画艺术内涵,将武都紫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创作,提升了武都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我们武都紫泥文化活起来,成为武都的一张亮丽名片。”田刚说。(石晨)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