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4-11-21 10:49 中国发展网 李韶辉
广州 中新知识城 新质生产力 研讨会

摘要:11月20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相关部委和中咨公司的专家学者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就如何建立健全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释放创新驱动潜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和产业项目更好落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李韶辉报道  11月20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相关部委和中咨公司的专家学者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就如何建立健全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释放创新驱动潜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和产业项目更好落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11

2020年8月,《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赋予知识城建设“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国家使命。2022年3月,《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正式实施,依法赋予其更大管理权限。

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黄伟坚介绍了中新广州知识城十年里在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和绿色智慧城市方面的建设成就。他表示,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已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与会专家通过剖析中新广州知识城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讨论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和政策需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晓超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就是要调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积极性。要认真谋划有效的人才机制、资金运营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建议中新广州知识城探索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数体系,以反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毕吉耀从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分析了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建议。他表示,一是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二是要统筹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及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三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区之间根据发展阶段、功能定位、开放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路径,有选择、有先后、有重点地发展;四是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部主任陈佳鹏认为,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的硬连接应该是中新广州知识城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现有问题,要将创新政策、体制机制和国家发展方向以及当前的增量政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场景驱动立项创新取得新突破,用场景催生研发、吸引投资。打造先行先试的改革样板,特别是在重大项目落地、重大政策突破、重大改革和重大技术攻关的过程中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巨文忠表示,创新体系一是看有没有大学、科研院所这样生产知识的机构,二是看有没有一批具有高报酬递增、高创新率、高壁垒的创新型产业,三是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是否形成了协同创新效应。中新广州知识城是有很多创新走在前列的,比如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开放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创新模式发生了变化,现在是场景创新,是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和核心是产业发展,大学不仅是知识生产者也是知识转化的创作者,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创新模式本质上就是新型生产关系的调整,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做一些改变,最后还要考虑智能化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认为,一个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应当建立符合生态导向的规划指标体系,实现职住平衡,推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需要关注如何快速获取全球前沿知识和顶尖技术,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层面实现质量的提升。过去是产业吸引人再带动城市发展,现在只有提供好8小时工作以外的生活空间,才有人愿意来。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优势是环境优势,打造“从0到1”的创新中心,应当处理好“城、人、产”的关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表示,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之一。人工智能会对开放和创新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体现在消费、国际贸易和产业链等方面。未来要关注算力供给、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和统筹开放与安全等问题。

责任编辑:王晓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