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书画文化产业已成为强县域新的增长点
摘要: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的设立,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墨香校园”、书法“云教室”建设,常态举办中小学生书画展和现场大赛,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书画兴趣、传承书画文化。
中国发展网讯 李苏敏 记者王斌报道 在甘肃通渭,每年的8月总是和书画文化相联,满城充溢着丹青翰墨的浓厚气息。通渭县自2011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书画文化艺术盛会,承办大型书画展览70余场次,培育市场主体800多家,书画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今年的8月17日,通渭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召开,来自全国的书画名家云集这里采风促文化交流。中书协会员、黑龙江省肇东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占英就是其中一位。他说:“自己已是第十次来到通渭,这里的极为浓厚书画氛围深深感染着他,这里群众对书画的热爱加上政府对书画产业的大力扶持,让这里的书画文化产业发展已深深植根沃土。”
中国美术家协会外联部主任、机关党总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吴涛毅认为,如今的通渭正在以全新姿态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翰墨飘香•书画通渭”的名片愈加闪亮,书画文化产业已成为通渭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他呼吁更多书画人士来通渭写生、办展、交流,用笔墨宣传通渭,以丹青渲染通渭。
中书协理事、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陈新长在“通渭印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览开展仪式上说,通渭人钟情书画,不分老少,无论男女,不管职业,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热爱”,作为土生土长的通渭人,他对此深有体会。
在通渭,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书画艺术课,把书画教育列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教育之中。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的设立,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墨香校园”、书法“云教室”建设,常态举办中小学生书画展和现场大赛,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书画兴趣、传承书画文化。
近年来,通渭县坚持个性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理念,加力推动书画文化向创作、会展、培训、鉴赏、收藏、营销全产业链发展,建成翰墨文化中心、悦心国际书画村等一批高端书画发展基地,在众多书画艺术家和书画经纪人的接续奋斗下,把书画打造成了最具软实力的烫金名片,把通渭打造成了全国性的书画作品集散地和交易市场,逐步发展成了集书画收藏、创作和交易三位一体的书画产业发展格局。
如今,书画文化产业已成为通渭强县域的新增长点。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