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不是玩指标游戏
——专访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高丹旸
摘要:成立于2018年的中科营商,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营商环境课题研究和咨询服务的企业。结合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实践,就地方如何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记者日前采访了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高丹旸。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王晓涛
7月2日,江西省德兴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在浙江省衢州市四省边际营商环境培训基地正式开班。培训班由德兴市发展改革委与衢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联合主办,承办方则是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
成立于2018年的中科营商,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营商环境课题研究和咨询服务的企业。结合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实践,就地方如何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记者日前采访了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高丹旸。
记者:自成立以来,中科营商研究院一直致力不断丰富营商环境评价内涵,研究建立评价标准体系,推动优化评价机制与数据采信机制。在你看来,国内的营商环境改革发展大致呈现怎样的发展脉络呢?
高丹旸:国内的营商环境改革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7年至2019年,该阶段主要聚焦营商环境各评价指标的优化改革,主要以压缩环节、优化流程为主,目的是提升经营主体办事效率。第二个阶段是2020年至2021年,该阶段重点关注营商环境系统集成改革,包括跨指标、跨事项、跨部门的业务融合,以及重点改革事项的跨指标领域工作协同。第三个阶段是2022年至2023年,该阶段更加侧重转变政府的服务方式,更多站在经营主体的角度提供差异化优质服务,将助企纾困、有求必应作为工作目标。第四个阶段是2024年以来至今,营商环境发展更加注重产业生态,打造科技创新,搭建产业支撑,提供相应增值化服务,服务于地方产业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结合工作实践,你认为现阶段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
高丹旸:优化营商环境不是玩指标游戏。现阶段,营商环境的改革与优化要聚焦于实际层面,营商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在于政府供给与企业需求进行有效匹配。各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应从经营主体端入手,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有效政府供给,具体来说,其关键要素体现在“四个环境”上。
首先,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实现准入即准营;完善要素配置,破除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其次,要创造政策稳定的环境,加强经营主体对政策获取的及时性,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企业“读懂”政策;进一步降低政策兑现手续与门槛,提升政策的落地性与精准性;持续加强政策的延续性,稳定企业投资预期。
再次,要构建适度监管环境,尽量杜绝监管执法“一刀切”、多头执法、重复监管的问题;加强监管结果运用,实现各职能部门的联合监督与制裁。
第四,要打造共建共治环境,完善投诉监督渠道的多样性设置,坚持问题导向,将经营主体的合理反馈作为后期重点优化内容;创新推出政策制定参与机制,在政策的顶层设计、实施及评估反馈阶段,充分征询经营主体意见。
记者:你参与过许多地方的优化营商环境项目,那么你认为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高丹旸: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地在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中需统筹协调、综合考量。因此,各地方在营商环境改革过程中可以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管理的高效统筹性。实践中营商环境的改革与优化不是条条块块,不能完全以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对应改革内容。在顶层设计中,应不断完善要素供给,将新要素引入原有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中,实现更加优质的制度保障。
二是配合的协同联动性。破除组织协调的壁垒障碍,加强组织优化匹配支持,统筹业务协同,实现跨事项、跨部门的业务融合。加强换位思考能力,站在经营主体角度审视改革工作,联动不同部门洞察市场需求的集成服务事项。
三是借鉴的因地制宜性。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改革经验借鉴应破除机械的僵化思维,聚焦本地区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布局等现实因素与经营主体重点关切的现实因素,借鉴改革经验背后的底层逻辑,结合自身改革的空间与深度,因地制宜借鉴改革成果。
四是创新的先行先试性。各地方营商环境越来越走差异化改革路径,这也需要地方从实际出发,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以成效落地为改革目标,找到营商环境可突破的小切口加以先行先试。
记者:7月上旬,德兴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在衢州举办,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是承办方。你认为衢州在营商环境改革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呢?
高丹旸:经过数年营商环境建设、优化与改革,衢州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逐步摸索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改革经验,我将当地的突出做法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衢州市作为浙江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地区,逐步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衢州市建设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服务载体,构建全天候多层次的涉企服务体系,实现涉企服务“一站集成”;围绕产业招引与产业培育,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创新迭代“一件事”服务场景,叠加关联度高的增值服务事项,创新打造“一类事”集成服务场景。
二是企业诉求问题解决机制。衢州市主要聚焦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政府侧、社会侧、企业侧服务资源,统筹企业社区化网格化服务,建立全市域、全过程、全方位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处置机制,确保企业问题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三是诚信建设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衢州市在体制机制建设、信用“便民惠企”、信用监管机制构建、信用示范引领等方面持续发力,建成了具有衢州影响力和辨识度、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信用体系。探索构建归集共享、信用产品、信用承诺、信用监管i、激励约束等五大体系,为营商环境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发挥了“信用”支撑。
责任编辑:王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