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凤区创新“三级社区教育”提升居民素养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大庆市龙凤区为深入落实“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重要安排部署,围绕“需求驱动、重心向下、突出重点、服务惠民”,探索社区教育普惠发展,构建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学习点三级网络架构,拓宽教育内容广度,延伸教育内容深度,创新教学内容形式,重点抓好量大面广、受到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社区教育活动,打造多层次、开放性、社会化的终身教育网络,全面提升龙凤区居民综合素养。
探索社区教育共建模式。龙凤区教育局牵头,社工部综合,协同街道、社区、公安、消防、交通、急救、武装部等多部门,与黑龙江省商业职业学院、大庆开放大学共建课程体系,扩大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优质供给,结合多方优势资源和发展需要,构建起互通有无、充满活力的合作共同体。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以其教育现代化的前瞻视野,为社区教育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从政策到内容的全方位支持;大庆开放大学则以其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课程设置、游学康养、文艺汇演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了标准化社区教育点的蓬勃发展。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不仅丰富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优质资源供给,更构建起了一个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合作生态系统。截至目前,龙凤区成功挂牌“大庆市龙凤区社区教育学院”1所,设立“街道(镇)社区教育学校”3所,布局“社区(村)教育学习点”3个,初步形成社区教育网格,开展了绘画、棋牌、书法、舞蹈、武术等多元化课程78节,同时举办养生保健、金融理财等实用讲座6期,累计惠及学员超过1000人次,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
强化社区教育多元培训。为响应社区教育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各教学点积极作为,不仅在深化课程内涵、凸显教育特色、打造教育品牌上取得显著成效,更在促进老年教育、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升公民素质及社区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黎明街道开展的“网格法官”进社区活动,围绕居民关心的《民法典继承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向居民“零距离”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可以有效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街园社区和锦绣社区教学点开设了养生保健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剪纸手工课程,分别邀请了大庆开放大学、市总工会职工心理辅导工作室与黑龙江省职业商业学院相关的工作人员授课,全方位关注居民身心健康与文化素养的提升。
注重社区教育特色引领。创新性地开展“非遗传习”进社区活动,携手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国家级非遗项目“王鹏古琴”、省级非遗项目“王氏剪纸”引入居民日常生活,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大家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营造了浓厚的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氛围。同时,成立“银龄志愿者服务队”,鼓励社区教育学员将所学回馈社会,让老年学员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再发挥,也有效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间的和谐氛围,展现了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下一步,大庆市龙凤区将通过召开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建立对接机制与需求调研、制定课程规划与实施计划、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推进课程实施与评估反馈、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举措,不断丰富探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谋划举措,推动社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