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四川】走进小平故里——广安,感受改革“新”变!
摘要:对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在园区现场点评时向记者表示,“像广安利尔化学园区这个地方,研发投入占比超过总投资30%,通过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建设,其生产速度和效率差不多是同行的两倍,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四川智改数转一个典型”。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进
6月3日上午,以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的“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在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正式启动。
仪式结束后,中国改革报记者前往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承载地——广安市。
“同城融圈”四川广安捷报频传
登上位于广安市邻水县与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川渝高竹新区的胡家梁子,一头连着四川、一头连着重庆的“南北大道”让人心中敞亮,翠绿的山水间一排排厂房和办公楼宇组成一幅幅壮美画卷;川渝高竹新区超过30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厅里,一台台数字和智慧化设备诉说着改革创新的故事;广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千亩项目建设工地上,四处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景象......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广安是小平同志家乡,既是“同城融圈”的战略前沿,也是春潮涌动的改革高地。近年来,广安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为人先、捷报频传,不断凝聚起“共同富裕·共建广安”的强大合力。
该市坚持交通先行、互联互通,打响“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南北大道三期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广安机场、西渝高铁等项目加快推进,链接成渝、融通全国的“大通道”“融合路”加快建设。坚持产业夯基、互补互融,以和邦、利尔、诚信、玖源“四个百亿”产业项目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坚持平台蓄势、互利互赢,与重庆市渝北区共建全国唯一跨省域新区——川渝高竹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广安融入双圈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下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四川省为广安量身定制支持深化改革开放专项文件,该市高质量发展势头正盛,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增速排全省第4位。当前,广安正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举全市之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川渝高竹新区3年率先探索出100余项改革成果
“我们新区比较特殊,是全国唯一的跨省新区,这里的每一个创新都是全国首创”“这个窗口是‘川渝共建’窗口,也是全国第一个跨省的公安窗口。过去,工业园区的不论是重庆渝北的还是邻水的办理啥子证件都必须各自回去办理,来回要耽搁一两天时间,现在59项户政事项都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或“自助服务”,比如,办理出入境时间比之前缩短7天,办理更换驾驶证和体检,过去几天时间,现在这个体检机上只要一个小时、只交23块钱”......6月3日,记者随“万千气象看四川”二阶段媒体团在川渝高竹新区采访时的见闻,令人振奋。
2020年12月29日,经川渝两省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四川省广安市和重庆市渝北区携手共建川渝高竹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共建“十大功能平台”中唯一跨省域一体化、实体化运行平台,规划面积26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18.3万人,属“重庆半小时通勤圈”。川渝高竹新区紧靠重庆市中心城区,距重庆两江新区15公里、江北国际机场35公里、重庆北站55公里、果园港52公里,境内包茂高速、G210线纵贯南北,南北大道三期、川渝路二期、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多条交通干线连接重庆中心城区。
记者了解到,川渝高竹新区批复设立三年多来,在跨省域党的建设、运行管理、经济发展、要素保障等8大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率先探索出100余项改革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制度创新和经验做法。其中以新区试点经验为蓝本的“两区”改革统计分算办法在川渝推广;跨省域税费征管“一体化”改革创新成果入选党的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推广成渝双圈明确指出新区是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省级新区,“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管理等经验做法首次得到国家层面推广。
唱响“双城记” 广安四个百亿项目“新”气十足
日前,记者采访时发现,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前沿的广安市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景,新时代广安风清气正面貌新。被称为全市产业“一号工程”的玖源新材料项目、诚信新材料钛系列产品项目、利尔绿色植保系列项目、和邦生物双甘膦项目等四个百亿项目“新”气十足。
走进总投资110亿元的玖源新材料项目,俨然进入到一座现代化“绿色工厂”,全闭环智慧化管理系统正在运行中,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和处置。该项目主要建设年产120万吨尼龙等多条产品生产线,投产后将打破技术垄断。
总投资118亿元的利尔绿色植保系列项目,占地面积1206亩,该项目向“绿”求质,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智改数转”,全闭环、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生产,整个体系300多万个控制点位可实现“一键开车、一键停车”,质量和效率是同行的两倍,全部建成后年产值180亿元、年税收36亿元。
总投资120亿元的诚信新材料钛系列产品项目依托新技术新工艺培育新动能。主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六氟磷酸锂、钛系列产品生产线,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税收15亿元,并可充分利用现有产业链的副产物和中间产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总投资167亿元,占地2053亩的广安必美达生物科技双甘膦项目,依托川渝经济圈、培育新质生产力。项目采用美国孟山都IDA法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将全部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排放少、副产少、成本低。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双甘膦生产基地,年产值约200亿元,年税收约20亿元,带动1500人就业。
“这个地方完全可以作为四川智改数转一个典型!”
科技创新,造福人类。2024年6月3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媒体团走进位于广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利尔化学产业园,广安利尔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荣臻介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园区带来的各种利好和突出成效。
据介绍,该园区总占地面积2100亩,一期项目占地约400亩。其中:年产1000吨丙炔氟草胺项目和年产3000吨草铵膦项目已于2018年8月建成投产。作为广安新建的“四个百亿项目”之一的利尔绿色质保系列项目总投资118亿元,占地1206亩,2023年一季度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80亿元,纳税36亿元。届时,利尔公司在广安总投资规模将达155亿元,年产值将达250亿元、年税收40亿元以上。
“我们之所以选择广安,是因为企业最看重的是一个地方的政府服务环境,广安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位置,这里园区规划好,整个产业链比较完善,政府服务又很到位,有较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罗荣臻说,“园区目前300多亩地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两条生产线有300多万个控制点位,整个体系可实现“一键开车、一键停车”,可实现精确控制、质量更稳定”......
对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在园区现场点评时向记者表示,“像广安利尔化学园区这个地方,研发投入占比超过总投资30%,通过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建设,其生产速度和效率差不多是同行的两倍,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四川智改数转一个典型”。
责任编辑:刘丹阳
(原标题:【万千气象看四川】走进小平故里——广安,感受改革“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