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下综合管廊让城市“里子”更充实
摘要:中心负责人说,通过地下设施精细化普查,平台汇集了10.2万公里地下管线、303公里地下轨道交通、6.8万余个市政消防栓等9类矢量化数据,可为工程建设、日常管理、应急消防等工作提供数据查询功能,让地下管线信息“一图统览”。
新华社记者周凯
地下约10米深、由钢筋混凝土构建,3个独立舱体可满足电力、燃气、通信等不同管线铺设需求,部分舱体能实现车辆通行并兼顾人民防空功能……去年底正式投用的重庆市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可满足周边12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数十年地下管网建设需要。
重庆市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内,巡检机器人正在巡检管线。新华社记者周凯 摄
“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全长10.12公里,将大幅减少地下管网铺设成本、周期和施工难度,延长管网使用寿命。”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华说。巴南区原计划修建一条应急供水管网,需占用80亩林地,工程建设周期约1年。巴南区水利局干部刘宏告诉记者:“有了这条综合管廊,建设单位仅用不到4个月就完成供水管网铺设,不占用林地,节约建设成本超700万元。”
管廊中的燃气舱、电力舱维护管理安全要求较高,巴南区专门设立地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记者在中心电子大屏上看到,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系统可凭借红外热成像设备、巡检机器人、数字地图等对管网进行高效管理,一旦发现高温等异常情况就会发出警报,有力弥补了人工巡检的不足。
空中电线如同“蜘蛛网”、反复开挖出现“拉链马路”、道路施工挖断地下管网……针对管网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庆市近年来结合城市更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革试点,充实地下“里子”,让城市更有“面子”。
重庆高新区科学大道,路面上是川流不息的汽车,地下是10.6公里长的一期综合管廊。记者看到,管廊最宽的综合舱宽4.6米、高3.3米,墙上是整齐排列的线缆架,工人可开车铺设、巡检管线。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建设局干部陈秀英介绍,高新区规划地下综合管廊118.2公里,在建管廊约30公里,并与主干道路同步规划,降低了综合建设成本,“拉链马路”、空中电线杂乱等城市建设管理问题得到缓解。
电力、通讯、水厂等管线权属单位多,导致一些工程建设常常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单位,影响工程工期,还会因数据、档案有误挖断管线,干扰市民正常生活,为此重庆市积极探索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管理。
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点开“重庆市地下市政设施综合管理平台”,城市三维地图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各类地下管线。点击需要查阅的管线,管线类型、埋深、走向等信息一目了然。
中心负责人说,通过地下设施精细化普查,平台汇集了10.2万公里地下管线、303公里地下轨道交通、6.8万余个市政消防栓等9类矢量化数据,可为工程建设、日常管理、应急消防等工作提供数据查询功能,让地下管线信息“一图统览”。
此外,重庆市住建委还推出“e呼通”应用程序。建设单位在“e呼通”上发布工程项目信息,系统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自动把项目信息推送给相关管线权属单位,管线权属单位提供地下管网数据,让建设单位、管线权属单位、管线主管部门有效沟通,防止管线被挖断。以渝北区为例,使用“e呼通”后,第三方破坏管线事故从平均5起/月降至平均1.44起/月。
记者从重庆市住建委获悉,目前重庆市累计开工建设干、支、缆线等各类地下管廊368.3公里,形成廊体324.5公里,同时扩大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覆盖面,助力城市更新和韧性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张晶
(原标题:重庆:地下综合管廊让城市“里子”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