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湖北随州全力做好“五度”文章促高质量发展

2024-04-08 15:55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湖北省随州市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以“重实业、善创新、有韧性”的特质,贡献了随州市70%左右的税收和经济总量、80%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经营主体,成为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支撑。

 据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克克介绍,今年以来,随州对标对表湖北省一季度“开门红”方案,紧盯靠上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落细落实稳增长各项举措,以天保月、以月保季,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主力军作用,着力稳住看家产业、稳住项目投资、稳住经营主体,主要经济指标开局良好、前景可期。随州即将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推出一揽子务实政策措施,创造性地把全省“十大行动”转化为随州生动实践,打造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随州样板,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为湖北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随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汪海涛表示,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驾辕之马”和动力之源,随州市紧扣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随州市发改委全力做好“五度”文章,以项目之“进”,促投资之“稳”,夯发展之“基”。

一是产业招商升热度。打造招商“五师”铁军,组织五大产业招商分局赴粤港澳等重点地区开展“点题”和“链式”招商,全面实施招商引资落地提速“36311”机制(招商企业签约后3个月内完成注册,注册后6个月内开工建设,开工后3个月内完成入库纳统,重大产业项目力争1年内竣工,竣工1年内投产达效),引导更多项目在随州落地生根,让民间投资“活水”涌动经济发展热潮。

二是民间投资显温度。持续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提升民间投资占比是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发展基础的重要抓手。将巩固随州民间投资活力强、体量大、链条长的既有优势,定期发布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产业链供应链项目、特许经营项目“三类清单”,推行政企“直通车+面对面”品牌效应,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投得好、进得来、退得出,切实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三是谋划项目增广度。项目是发展之源、振兴之本。随州市设立5个项目策划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领衔策划,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按照“高大上+链群配”要求,聚焦“2236”产业集群,在“挖潜”“谋增”“提质”“强链”上狠下功夫,2024年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入库项目总投资分别达到8000亿元、5000亿元、3000亿元以上,形成“梯次明显、接续有力”的良好格局,全面充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硬家底”。

四是项目建设提速度。对31个省级重点项目、127个市级重点项目、424个亿元以上项目逐一设置路线图,定时定责定岗,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专项督查,动真碰硬破解“中梗阻”。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对各地项目投资点评打分,强化结果运用,形成鲜明的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目标导向。每月召开重点项目专题调度会,对全市在谋在推在建5亿元以上项目把脉问诊,做实问题收集销号工作闭环,推动风电制氢、和襄高速随州段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项目提速提效提质,全面奏响“抓项目、扩投资、拼经济”主旋律。

五是对上争资加力度。积极抢抓国家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窗口期,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走向、项目指向和资金投向,分领域分片区组建项目储备工作专班,每月组织全市重点部门争取资金业务培训,加快早晚都要干、打基础利长远等类别项目立项审批流程,为对上争资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有效投资。(李建民   龚俊)

责任编辑:陈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