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赓续红色血脉带动一方经济,厚植生态底蕴让绿色存量变发展增量

——黑龙江省拜泉县原县委书记王树清访谈

2024-01-24 14:10 中国发展网
生态 绿色 王树清

摘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位于富饶美丽的嫩江平原,“中国野生梅花鹿之乡”和中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是该县两张靓丽的生态名片。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40年的筚路蓝缕、40年的不断探索,从无到有,从有到丰,拜泉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如今的拜泉县,立足生态环境传统优势,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走上了依托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富民强县的康庄大道。

中国发展网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位于富饶美丽的嫩江平原,“中国野生梅花鹿之乡”和中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是该县两张靓丽的生态名片。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40年的筚路蓝缕、40年的不断探索,从无到有,从有到丰,拜泉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如今的拜泉县,立足生态环境传统优势,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走上了依托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富民强县的康庄大道。这一切的起点,都绕不开一个拜泉老百姓心心挂念的名字:拜泉县原县委书记王树清。

王树清,男,1946年出生,中共党员,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过往经历,就是“苦干+实干”,在拜泉这一方热土上为了拜泉发展他奉献了全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他曾获得黑龙江省优秀县委书记、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世界杰出人士奖、第三届地球奖、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个人等多个地区和国家级荣誉。回首王树清带领全县人民绿色生态发展历程,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为民奉献的生动实例。

11

王树清在拜泉生态文化博物馆给记者做介绍(张佳庆/摄)

用使命担当培育壮大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王树清从上世纪80年代担任拜泉镇党委书记伊始,就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首张“军令状”。5年时间建成齐齐哈尔市首个护城林网,在县委书记任上,他走遍了拜泉每一寸土地,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根据县情实际,先后创造性推出实施水土保持治理生态工程、六种生态农业模式、五种节水灌溉模式、六种防风固沙模式、十子登科法、三十二字令等多项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有不少为全省甚至全国首创,如创建了樟子松接班林,发明了伐根造林法,建立治沟治坡三道防线等,其中,治理侵蚀沟核心技术柳叠水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长特别奖。经过40年的建设,拜泉县由造“绿”到富“绿”,靠绿色发展培育壮大绿色循环经济,至2023年,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达646万立方米,产生林木经济效益108亿元。拜泉县由此荣获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等先进称号。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国富镇发现13只野生梅花鹿的踪迹,到80年代梅花鹿开始繁殖,到90年代种群扩大,再到2014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个中艰辛外界难以体会。众所周知,梅花鹿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营养价值,2000年,受短期利益驱使下,曾有猎者猎杀了三只梅花鹿,事发后,时任县委书记的王树清高度重视,要求严查严办,短时间内将偷猎分子迅速缉拿归案,盗猎者受到法律严惩,2009年停止全县禁止森林采伐,成功晋升省级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奠定了中国野生梅花鹿之乡的基础。 近年来,拜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发展梅花鹿产业,位于县境内的黑龙江仙洞山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540余只东北亚种野生梅花鹿,生物多样性得到了重点维护,野生梅花鹿之乡成了拜泉的名片和招牌,带动了野生梅花鹿旅游经济市场发展。

用为民情怀诠释绿色致富典型示范

一、创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先试先行上世纪90年代,经过前几十年扎实发展,拜泉生态农业逐步走向鼎盛:首创平原县地区人工林123万亩,成为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中的典型示范。3599平方公里的拜泉大地分布着10629个绿色农田林网网格、138座水库和1532座塘坝,建成130个生态经济示范片区,全县十大生态农业建设样板和十大生态经济建设成果结满硕果,被国家评为北方第一生态农业示范县。

国家农业部生态专家石山曾这样评价王树清的“造绿”工作,“他是用哲学思想来办事,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做事,用科学发展的思维来成事,他是践行中国生态农业第一人”。他把拜泉成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称之为“国宝”,从此拜泉生态农业建设经验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时任县委书记王树清在《全国第一次生态农业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介绍拜泉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此后,先后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到该县观摩考察生态农业发展经验,随着传播力影响扩散,王树清同志带领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开始打造拜泉生态农业园区,并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拜泉模式”,在1991年5月2日,拜泉县被联合国工发组织命名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为全省首个,时任县委书记王树清被聘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绿色专家委员会委员。

二、建成中国生态农业示范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拜泉县现有耕地面积356万亩,绿色食品面积29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84%,各类生态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该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评为中国芸豆之乡、中国北方生态旅游之乡、中国黄肉牛之乡及中国北方苗木之乡。县绿丰面粉厂生产的砂子面,更是获评为黑龙江省第一块绿色食品标识品牌,也让拜泉县被《中国绿色食品基地县》收录。

拜泉县坚持大豆蛋白和食品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3个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四新”经济,重点发展天然苏打水、食用菌、酱菜、电商物流、乡村文化旅游5个特色产业,深化大豆、生猪、肉牛、鲜食玉米、干菜、纺织服装6条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加快构建“3456”现代化产业体系,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54亿斤,种植大豆面积256.3万亩,土地全程托管面积57.3万亩,大垄种植面积40.19万亩,成功创建70万亩大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

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拜泉县就开始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拜泉县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拜泉大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水土流失治理战役,先后建立起水土流失治理三道防线,三十二字令,十子登科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推广可复制的柳叠水在全国被推广应用,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在视察拜泉县通双流域时感叹,拜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022年,拜泉被评为全国五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之一。

用党建统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永续不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届班子有一届班子的目标,进入新时代,拜泉历届县委县政府传承王树清同志这位“老班长”的“接力棒”,以让“拜泉生态环境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为发展动能,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波澜壮阔的征程上,坚定不移走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坚定“党建+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的拜泉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地,严守国家规章制度,使生态环境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全力提升科研监测水平和能力方面,着力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强化“党建+科技”模式,用好用活党建引领载体,精准谋划生态保护项目实施,持续牵引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提质升级,稳步立足“项目建设、争取资金”等重点工作,从业务工作部署、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找准业务工作与中心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围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宣传教育培训、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积极对接省市投资方向,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夯实管护基础,力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建设,提升发展成色和成效。另外,在学术调研发展领域,县委、县政府要积极推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展开合作,加强业务培训,创建“党员业务骨干”的巡护队伍,发力野生动植物法律法规讲解、巡护执法、科研监测、等工作,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当前,拜泉县委、县政府深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绿色拜泉”基础上奋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拜泉,深度拓展传统绿色产业链,在传统林、地、水、食品“四大绿色”产业支撑下,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延伸发展食用菌产业,着力解决群众在家就业、居家兴业问题,短期内成长业该县又一支柱产业,并独创产业发展“四联模式”:一是“支部联合”。通过村、企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党支部共建产业基地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二是“校企联建。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拜泉县与延安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食用菌研发中心,力助推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干群联动”。通过干部领着群众干,搭建贫困群众务工能力清单与产业基地岗位用工清单对接,建立务工排班表,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到产业基地务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四是“利益联结”。通过科学规范的分配方式,保证企业、合作社、务工群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促进产业基地良性发展。据调查,2002年,拜泉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9年底,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6%。近年来,该县实施防返贫监测帮扶“三个一”和巩固脱贫成果“六个一”工作制度,优化调整帮扶政策11项,实施项目20个。其中,孝心养老帮扶模式、推进乡村振兴做法和发展庭院经济典型经验在国家级简报和杂志刊发,其中,龙泉镇光辉村被评选为全省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今天的拜泉,是一座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城市,是一片创业创新、实现梦想的热土。铆足干劲、满弓紧弦,拜泉县全县上下将牢牢把握高质量振兴发展首要任务,以实的态度履职尽责,以实的举措改革创新,以实的行动攻坚克难,以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跑出振兴发展加速度,奋力谱写新时代拜泉县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新篇章。(孔繁一)

责任编辑:郭丁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