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文明实践“计划”变成文明提升变化
年终岁尾,各种数据报表汇总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允锐的电脑桌面上:文明村达到90%以上,“山东好人”“济宁好人”“最美兖州人”数字翻倍,10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由点成线、由线铺面,成为城乡群众践行文明、共享幸福的崭新画卷。
翻阅着年初制定的款款计划,张允锐深深感到:这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文明实践计划变成了兖州城乡文明程度提升、市民素质提高的巨大变化,也意味着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2020年10月,兖州区被纳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区)。在推动工作落实中,该区瞄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建设“五有”标准,制定工作要点和计划。仅去年,该区就设计了295个项目的《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总库》,每月至少安排40—60项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等“五为”文明实践活动,打造了“爱心来敲门”“三人三扶三到位”等30个志愿服务项目。为推动计划落地落实见到实效,该区每月轮流到各镇(街道)现场观摩,查找短板、整改弱项,督导检查结果在媒体上一月一通报,在全区营造了比学赶超氛围。去年上半年,全区实现了“C”类实践站“清零”。同时,实行“3+N”模式,即:实践站必须有理论宣讲、环境整治、“五为”三支和红白理事会帮办、文化活动等N支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撸起袖子加油干、瞪起眼睛抓落实,才能保证墙上挂的、会议上安排布置的‘计划’不落空、不走样。”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李鸿飞表示。
“文明实践站不是建给群众看的,而是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围绕这样的‘计划’和目标,要让实践站管用实用好用,群众进的来、乐意来。”李鸿飞介绍说。截止目前,兖州区在实践站共建成了31家“幸福食堂”,解决了1100余名老人吃饭问题;设立了21处“雏鹰课堂”,解决了410名困难儿童作业辅导、托管照料等问题;成立344个“新风堂”,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带动形成文明新风尚。并把洗澡、洗衣、理发、医疗健康和情感陪护等13项功能相对集中,真正把村庄文明实践站打造成聚集人气和便民利民的幸福大院。
该区把文明实践“计划”融入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酒仙桥付家楼、小孟镇梁村、兴隆庄大桥村等许多村庄将闲置院落改造成“文化艺术馆”“村庄非遗小戏院”“栖心茶室”。昔日的“邋遢村”变成了城里人休闲娱乐的聚集地。此举不仅激活了村庄文旅经济、夜生活,也让文明实践站人气越来越旺,“朋友圈”越来越大,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把“美德+诚信”融入文明实践“计划”,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生机显活力可持续。鼓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美德储蓄卡、信用超市等,让广大市民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有“德”也有“得”。
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群众意见,2023年最后一天,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宣讲”“YBA联赛”“村村有好戏”“黄河大集”等77项重点活动在内的《2024年度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计划》正式向全区市民推送。然而,该区的端信里汉唐街早已人头攒动,狄家街老味儿吸引着市民前来打卡,牛楼现代农业示范园更是采摘体验热闹非凡。“聚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扶老、扶小、扶困落地落实,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群众心灵,厚植兖州端信沃土,打造群众思想道德新高地,把这一项项计划具体化、项目化、绩效化,让文明实践计划变成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变化,这是我们的坚守。”张允锐表示。(王洪玮)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