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让诚信成为城市最美底色

2024-01-05 10:3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薛城区坚持把信用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信用体系架构。

巴海峰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委、区政府一直将“诚信薛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先试先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获评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胜奖”。

集成化设计,把信用体系的架构“搭”起来

薛城区坚持把信用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信用体系架构。

一是健全“一项机制”。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市率先设立区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区社会信用中心”,各镇街、各行业部门分别成立信用机构,村居建立“信用领导小组、议事会、管理员、采集员”四级架构,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镇街统筹推进、村居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建立定期观摩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工作开展较好的镇街、村居,每月按照标准进行奖补。这一工作机制的建立,打破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长期存在的工作力量分散、部门各自为战、资金投入不足的状况,工作推进实现了上下联动、模式统一、运转高效。

二是完善“一套制度”。制定出台以《关于加快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核心,以《个人诚信积分管理办法》《农村和社区居民诚信积分评价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明确了信息归集、诚信评价、结果运用、信息公开等标准规范,确保信用评价全面、客观、公正,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遵循。

三是打造“一个平台”。信用基础数据全覆盖是信用体系建设流程的关键环节。薛城区投资300万元设立自然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3个基础数据库,配置信用承诺、联合奖惩、合同履约等18个功能模块,实时展示信用主体诚信积分和评价级别,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提供数据支撑。同步上线“信用薛城”门户网站、“诚信薛城”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形成平台、门户网站、微信端“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工作流程高度集成化、信息化,提高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效率。

浸润式宣传,让诚信薛城的氛围“浓”起来

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薛城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诚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宣传普及,传播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故事、汇聚诚信力量,让信用文化遍地开花、“诚信薛城”深入人心。

一是以文化浸润催生诚信萌芽。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在辖区文化广场、公园景区、城市主干道沿线等公共场所,嵌入文化墙、宣传展板、标语条幅、公益广告、短视频等诚信元素,结合文明创建、基层党建等工作,建设信用长廊、诚信广场、道德亭等景观小品。

二是以知识浸润植根诚信沃土。开展美德信用“赶大集”、志愿服务、趣味运动会等诚信知识宣讲活动,向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家庭普及宣传信用知识,发放《信用建设知多少》《诚信有礼》《诚信倡议书》等宣传材料5万余份,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信用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是以榜样浸润收获诚信硕果。诚信建设,政府先行。薛城区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履约践诺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为32家企业兑现政策资金1.01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1.27亿元,切实以诚信赢得企业认可。常态化挖掘、培育和宣传各领域诚信典型,开展“诚信单位”“诚信企业”“诚信经营店”“诚信商户”“诚信之星”等系列评选活动,通过榜样引领让文明守信蔚然成风。

多领域应用,将评价指标的信息“用”起来

薛城区坚持互嵌融合,推动信用领域多维拓展,不断完善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长效机制。

一是实施差异化监管。按照“管行业就要管信用”的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动奖惩,出台各领域信用监管工作方案,对信用状况良好的经营主体,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涉及安全、质量、公共利益等领域的重点检查事项,抽查比例不设上限;对投诉举报多、信用积分较低、风险突出的监管对象,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推动诚实守信成为市场运行的价值导向和各类主体的自觉追求。

二是兑现激励性政策。健全守信联合激励政策,多个行业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信易药”“信易购”“信易影”“信易餐”“信易停”等应用场景18个、细化优惠政策106项,对达到一定诚信等级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体检免费、药品折扣、停车费减免、商超抵扣等礼遇,通过“诚信薛城”微信小程序向诚信市民发放“诚信惠民消费券”“折扣券”,释放信用红利,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诚信有形、信用有价”。

三是落实惩戒性措施。坚持惩戒与激励并举,依法依规认定各行业“黑名单”,对失信主体在融资贷款、招标投标、政府补贴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形成了多部门协同联动治理失信行为的新格局。同时,建立信用修复机制,为失信主体及时修复信用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有效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社会推广,使信用赋能的方式“活”起来

薛城区坚持党建引领,强力推进信用进农村、进社区、进商圈,以“三进”促“三化”,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全域化横向延伸、纵向拓展。

一是进乡村,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制定村民诚信评价细则,将村居建设、公共秩序、乡风文明等基层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开设积分兑现,采用自建、结合等方式建立信用超市,居民可凭信用积分兑换大米、食用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享受免费理发、洗衣等生活服务。对信用积分高的群众,在评选“文明户”“道德模范”和“新乡贤”等各类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在发展党员等方面优先考虑,推动信用“变现”,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进社区,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灵活运用“党建+信用”模式,对参与社区治理情况开展诚信评价。发动社区党员、网格员、社工、物业工作人员组建志愿服务队,对参与理论宣讲、爱心义诊、矛盾化解等活动给予诚信加分,对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噪音扰民等不文明行为给予诚信减分,带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信用建设和社区治理。

三是进商圈,推动市场管理“自律化”。将诚信经营、“门前三包”、投诉举报等内容纳入商户诚信评价,张贴商户诚信二维码,消费者可通过“扫码”随时查看商户信用状况,推动商户变“被动受管”为“自律自管”,切实增强了诚信经营意识。

(作者系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