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吉阳:“信用+容缺”让审批有速度更有温度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太感谢了,材料不全以为要多跑一趟,推迟开业计划,没想到窗口受理了,让我们能够按期开业。”市民武先生欲在三亚市吉阳区开设电子游艺娱乐场所,因缺少“不动产权证明”,向商场管理方申请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拿到。正当他为缺少材料而苦恼时,工作人员告知他材料已受理,这让他十分惊喜。
原来,工作人员了解到近期在同个商场,已有娱乐场所完成审批,结合武先生个人信用分情况,主动提出“容缺受理”武先生的材料,从同商场的娱乐场所卷宗里直接调出“不动产权证明”,补齐所缺资料。
据介绍,“容缺受理”指的是在行政审批服务过程中,当申请人的某些文件或证明材料不完全完备时,可以暂时接受申请,并允许申请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补充完整所需的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延误,既是行政审批服务机制的一种创新调整,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吉阳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持续深化开展政务服务“四减一增”(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增加政务服务透明度)专项行动,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精心设计制作《办事指南》,提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以及下村入户开展宣传行动,发放办事指南和宣传折页,对广大个体工商户、群众进行宣传引导,讲政策,讲细则,拓宽了群众和个体户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的知晓度,提高了群众获得感。(陈文杰 石淑芬 陈璐)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