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一跃跨了千年——广西土瑶族深度贫困聚集区见闻札记

2023-12-21 17:07 中国发展网

摘要:如今,土瑶支系原始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神秘多彩的民俗风情,已经串成线、连成片,土瑶风情乡村文旅,辐射带动土瑶群众开发茶叶工艺品、竹编手工艺品、瑶绣制品等民族特色产品和餐饮民宿,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来源。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龚成钰

明梅顶,海拔1208米,冬日里,这里依然一片绿色的重峦叠嶂,站上群山之巅,一条条的轻云薄雾,时而从身边飘过、时而在脚下穿行、时而在眼前翻滚,颇有一番“神仙过境,凡人回避”的气势。

放眼望去,山下纵横的沟壑之中,隐约可见一座座村屋,三三两两地散落在崎岖的山路、山脚、山腰处。据说,有些村屋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路途却是两座山的距离。

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土瑶聚集区,土瑶人口约8500多人,分布在鹅塘镇明梅、大明、槽碓和沙田镇金竹、新民、狮东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贫困发生率为61.42%,是典型的“贫中之贫”。

山外的人用四句话来形容当年的土瑶村,一是“穷滴滴”,土瑶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崇山峻岭的密林之间,山高谷深,适宜耕种的土地很少,生产基本上维持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二是“破败不堪”,土瑶居住区山高地险,大部分房屋依山而建,绝大多数是破旧的木板房、泥土房。三是“望到屋走到哭”,大部分村屯山高路陡,走的是爬坡上坎的崎岖山路,货物全靠人挑、马驮。四是“靠山吃山、看天吃饭”,由于祖祖辈辈在大山中生活,与外界长期封闭,社会文明程度相对较低,普遍安于刀耕火种的生存状态。

2019年8月,土瑶农户全部接通生活用电,243条通屯道路,22座桥梁,210盏路灯,让6个土瑶村实现互联互通,结束了仅有一条山路的历史。2021年,整个土瑶支系全面脱贫。

“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105户土瑶贫困户从破旧的木板房和泥土房搬进了崭新的新房,2408名土瑶贫困家庭学生100%享受教育资助政策,阻断了土瑶贫困“代际传递”,100多名土瑶学生考上了大专本科和中职学校。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土瑶村“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产业+企业(扶贫车间)+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引入企业建设黑茶、竹编等扶贫车间,委托村民养茶和编制包装茶篓,形成了“竹编包装+土瑶茶种、管、采、养”的新型全产业链,参与土瑶群众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如今,土瑶支系原始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神秘多彩的民俗风情,已经串成线、连成片,土瑶风情乡村文旅,辐射带动土瑶群众开发茶叶工艺品、竹编手工艺品、瑶绣制品等民族特色产品和餐饮民宿,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来源。

记者曾三上明梅顶,驱车穿行在绿色掩映的蜿蜒山路,夏日里明媚的阳光下,这里一路山花烂漫,在阴雨天的层层白雾中,绿色的茶山若隐若现,冬日里壮观的冰凌花下,依然是翠绿的青青草木。

群山之中,健身设施齐备的村民休闲广场宽阔整洁,依山而建的一座座三层砖瓦天地楼,门前庭院里悠闲的鸡鸭在自由游荡。大榕下,围坐闲聊的土瑶族老人们感叹着说,2018年的那一天,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如今的生活,真的是一跃跨了千年。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