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宽、更远,更繁荣”——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在金华举行
摘要:梅来迪非常关注人文领域的交流。大会现场,梅来迪与中方高校工作人员互加微信,希望双方加强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常来常往、常走常亲。
杜晓萍、倪晗、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沈贞海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砥砺十载,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现场。陈俊/摄
金华婺剧。金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迪拜义乌小商品城。金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欧班列(义乌-中亚五国)10周年纪念号发车。金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隅。金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11月21日,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在浙江金华召开,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们齐聚一堂,看成果、话发展、聚共识。
“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金华,听闻了浙江省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也门驻华大使梅塔米对金华的“钢铁驼队”印象尤为深刻。“如今,‘义新欧’中欧班列继续书写着连接东西方的历史新篇章。这列火车从有着‘世界商店’美誉的义乌出发,终点站马德里,载着数百万商品,成为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地处浙江之心,金华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凭借内陆开放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受益者,并将努力成为探路者、引领者,共同把这条通往繁荣之路铺展得更宽、延伸得更远。
拓展开放交流新通道
“我们的水电设备搭乘中欧班列直达吉尔吉斯斯坦,大幅缩减了运输时间,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在大会现场,浙江金轮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建东签署了1.88亿美元的吉尔吉斯斯坦小水电项目。他信心满满地说,搭乘“钢铁驼队”出国,金华企业驾轻就熟。
大会上,不少嘉宾谈到,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洼地”变为“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开放大格局。不靠海、不沿边的金华,就是走向开放前沿的一个典型例证。
2014年,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启程前往西班牙马德里。今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量再创新高,1—10月共开行2131列,发运17.49万标箱,同比增长11.14%,辐射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成为全国运行线路最多、市场化程度最高、开行里程最长、运行效率领先的中欧班列。金华还相继建成了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国际陆港、金义智慧物流港三大物流产业集聚区,义乌港、义乌铁路口岸、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等六大对外开放平台,以及40多个物流园区(中心),物流设施规模全省领先。
大会发布了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清单,涉及金华的多项成果列入其中,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赋权扩区、“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和义乌“双平台”、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红狮印尼水泥生产项目、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采购贸易2.0版等。
越来越密的联通网络,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吉尔吉斯斯坦能源部副部长阿塔西耶维奇高度评价与金华企业金轮机电合作的小水电项目,他说,正是因为两地建起了良好的基础设施,金华一批优秀企业、杰出工程师到吉尔吉斯斯坦开展合作交流,打造了包括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这些项目只是一朵浪花,希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激起更多的浪花,我们在赛克湖畔热切期盼金华企业的到来。”阿塔西耶维奇现场向企业家们发出了邀约。
跨越群山,更是跨越发展阻隔;通达江海,更是畅通经济血脉。大会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义新欧”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格局、深化完善海陆空物流体系,打造高质量、可持续、有韧性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金华将坚持以国际陆港枢纽建设为引领,围绕“东联西进北上南出”的开放布局,加快“义新欧”、义甬舟、金丽温等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推动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功能和服务向全市域延伸拓展,加快打造全省开放策源地。
开辟合作发展新空间
本次大会可谓硕果累累,令人振奋。签约仪式上,不同肤色、不同着装、不同语言的投资者分批上台,庄严地签署合作项目。
其中,金华的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甬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轮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金融支持红狮境外投资项目、越南精密不锈钢带项目、吉尔吉斯斯坦小水电项目,总投资超过了6亿美元,展现出金华民营企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坚定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信心与决心。
经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金华共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10年来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金华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2826.4亿元、增长19.3%,占全市出口比重的55.8%,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全省第一。
共建“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需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各方的利益诉求。金华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打头阵、当先锋,展现了婺商担当。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小华作为企业家代表,在大会上分享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与体会。他用“三个坚持”来概括:坚持义利并举,把先进的技术带出去,推动当地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布局优先,跟随央企、民企抱团走出去,共同做大蛋糕;坚持依法合规,走正道、不抄近路,扎根当地、服务当地,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当地。
章小华举例说,红狮扬帆出海,投资约30亿美元,在老挝、尼泊尔、印尼、缅甸等国家建设大型水泥项目,中老铁路上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就是子公司老挝万象红狮的“经典之作”。
红狮集团并非金华民企走出去的个例,合作共赢的理念早已成为婺商共识,他们在提升自身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了当地数万人就业,增强了贸易往来、要素流动和人文交流,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奔赴丝路,新机遇在哪里?透过这次大会,我们看到金华早已在行动:集成放大自贸试验区、双综保区、双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功能;持续深化“市场采购+”贸易创新,积极争取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用足用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加快推进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探索易货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贸易新模式新业态……
千年古道,历久弥新。金华作为“买全球、卖全球”世界货地,经贸畅通之道必将越来越广。
共享人文交往新机遇
11月20日晚,中国婺剧院内,台上《闹花台》《吕布试马》《泗州城》等经典婺剧选段节目精彩纷呈,台下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倍感新奇,满堂喝彩。
“演出special(很特别)。”古巴驻上海总领事梅来迪·阿吉雷·迪亚斯被翻转腾跃的绝活绝技、扣人心弦的武打场面所震撼。她虽不是第一次观看婺剧,但每看一次都会被演员的技艺所感动,被美丽的场景所惊艳。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充满活力。大会提出,要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实施浙江文化出海计划和文化“金名片”海外推广工程,深化公共卫生领域合作,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携手激发民间交往新活力。
作为浙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婺剧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特色与优势,近年来已登上50个国家和地区的舞台,为我省高水平建成“一带一路”国际人文交流枢纽贡献力量。
浙婺已成为国内出访次数及到访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地方戏院团,通过文化艺术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今年9月,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沉浸式体验了婺剧。在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陈美兰新剧目创新团队的指导下,学生们穿上戏服、画上脸谱、学唱婺剧,过了一把戏瘾,并现场拜师,请老师们远程监督学习,还约定要来金华看婺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浙江金华聚焦民心相通,持续深化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与共建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其中,“卢旺达鲁班工坊”成为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之一。
去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卢旺达理工学院合作共建的“卢旺达鲁班工坊”,获批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今年11月18日,卢旺达穆桑泽职业技术学院也设立了“卢旺达鲁班工坊”,将聚焦卢方急需领域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助力提升当地青年就业竞争力。
梅来迪非常关注人文领域的交流。大会现场,梅来迪与中方高校工作人员互加微信,希望双方加强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常来常往、常走常亲。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金华,每一次都为了推动金华和古巴的交流而来。”梅来迪期待,今后双方能在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希望能在古巴看到更多婺剧演出,能在中国、浙江、金华看到更多古巴舞蹈、手工艺品等。”
行程万里,初心不忘;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新起点上,金华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引领高效率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港产城融合发展,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