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的发展问题在于发展和激发人的创造力
摘要: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本世纪末的人口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必要性、可行性问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2023年10月25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24会议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学会经济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国际政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本世纪末的人口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必要性、可行性问题”进行了研讨。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王水雄主持。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王勇认为,“如果到本世纪末,世界总人口维持在80亿左右的话,中国应该努力达成并维持15亿左右的人口;如果世界人口增长到100亿的话,中国人口应该同比例增长,达到19亿乃至20亿。中国的生育问题分为几个领域来把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都有不同的特征,各领域尤其是城乡之间有着充足的政策空间。中国广大的农村依旧存在着足够的生育‘弹性’,一些简单的激励措施就会非常有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雄飞表示,讲人口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人究竟是什么。其次,生育又是什么?它是人类繁衍问题,也是个体或者夫妇双方的权利问题。第三,低生育率是怎么形成的?它可能是伴随着资本来的。资本需要人口质量的提升,以服务于资本增长。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杨菊华评论说,人口是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口质量还是很重要的。时代步入现在的工业社会,甚至是信息社会,我们当然也需要“手”,但是“机器手”很多时候可以替代“人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禀赋的流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指出,需要注意,对于人口来说,不是说增长、加速、扩大就一定是好的。最优的国家竞争力可能是靠软实力,靠科技文化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婷说,所有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归根结蒂是人的发展问题,在于发展和激发人的创造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孙龙评论说,人口迁移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有联系,但人口规模无疑也很重要。现在生育友好型城市建设,一些地方有试点,可以再多加研究。
王勇强调说,人口的循环是整个社会循环的基础,人口增量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即初婚年龄和生育间隔中国都有调整空间。
王水雄最后总结说,人口和社会与经济一样都有周期问题。有些周期是历史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国家需要去积极、快速地面对,特别是要在改变社会文化上有所作为,平抑过度的波动与风险。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