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趋势下的银发经济与市场格局——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专题研讨会(75)在京举办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宏观经济的焦点逐渐聚焦在银发经济与市场格局上。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既是老龄社会的迫切需求,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了解老年人的需求、行为和趋势将有助于企业和政府更好地规划未来,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银发经济的主要赛道是什么?又有哪些新兴领域值得关注?当前各领域对银发经济又有怎样的思考与布局?老龄社会30人论坛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主办专题研讨会,邀请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卓君,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曾红颖,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李佳共话“宏观趋势下的银发经济与市场格局”。
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卓君表示,养老产业是银发经济的内核,康养产业是银发经济的外延,沿着不同年龄人群跟健康相关的需求能延伸出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集群。康养产业与一二三产业都有联系,可下设很多细分产业。与一产相结合就是康养农业,与二产相结合就是康养制造业,与三产相结合就是康养服务业。康养产业拉动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关系着经济发展,连着民生福祉。
在众多细分产业中,曹卓君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第一,向医疗倾斜的医康养服务领域。第二,与医养服务开展相关联的一些器械辅具老年用品和智慧产品。第三,在跟老年的群体消费升级和市场技术迭代相伴生的一些创新的业态,比如科技的适老化、老年大学、老年体育运动、老年食品、老年健康消费品,以及老年金融等。
在点评环节,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曾红颖表示,要积极看待市场的变化,到2025年我们会有3亿老人,其中有1亿人是60后,到2030年接近4亿老人,其中有2亿人是60后,市场格局和市场需求不一样。政策层面看,从内容方面,原来是基本兜底,现在强调普惠多元,以及多样化的服务。从标准方面,原来关注的是设施,现在更要向服务方面发力。产业层面看,原来聚焦的是核心产业,以医康养护为主,现在强调的是游乐购享。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李佳认为,都说养老市场空前巨大,但大都没法往里真正深入。谈到老年人的需求首先讲到的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一直把需求简单化,而且是由下往上层次的要求,从来没有关注需求理论需要重新重构,老人的需求是一种复杂化并行的需求,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对需求的并存、加强、满足和降级等进行研究。
李佳指出,从短期来看,如何做养老的用品、服务,围绕需求的变化拓展用户。中期来看,围绕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劳动力缩减,要做主体的创新、关系的创新、产品服务的创新。从长期来讲,重要的是由外及内,企业自己如何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给企业提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未来的企业更需要的是老龄化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