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天富地锦润好田 ——从“北国粮都”走出来的建行“富锦模式”

2023-09-04 11:25 中国发展网
富锦模式

摘要:一幅幅稻田画绵延铺展,一阵阵稻花香沁人心脾。绿色生态,好水好田,端牢中国饭碗,广袤沃野处处彰显大自然的丰富馈赠。

中国发展网讯 秦薏颜 记者林强报道 穿越哈同公路,一路向东疾驰,以“仓廪丰实”为意,以立体篆书为形,一个巨大的“富”字屹立于三江潮头,这便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著名的地标性建筑雕塑“天富地锦”。

一幅幅稻田画绵延铺展,一阵阵稻花香沁人心脾。绿色生态,好水好田,端牢中国饭碗,广袤沃野处处彰显大自然的丰富馈赠。

“三江富饶地,北国锦绣城”。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农作物种植黄金地带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主产区,享有“黑土绿谷”“北国粮都”等美誉。丰富的农业资源、巨大的产业潜力让扎根这片热土的建行人铆足干劲,找准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探索独具特色的“富锦模式”。

深耕乡村治理“试验田”

翻看建设银行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支行的经营业绩——全口径存款余额17.4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62亿元,同业四行第一、占比47.63%,其中个人贷款余额同业四行份额高达78.59%。“裕农通”服务点发展到205个,累计投放惠农贷款44.3亿元;“三资”管理平台覆盖至267个行政村;114户托管主体入驻土地托管平台,承接资金5.5亿元……

一家仅有30名员工的县域支行缘何取得这样振奋人心的业绩,“富锦模式”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

什么是“富锦模式”?“富锦模式”服务谁?谁受益?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以“智慧乡村”2.0“3+3+1+N”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新思路、新格局为引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积极投身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提高农民收入、加强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并以佳木斯富锦市为“试验田”成功打造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富锦模式”,即:以村集体账户全覆盖为基础、以搭建“三资”管理平台和“土地托管”平台为依托、以推广特色信贷产品为支撑的安全、高效、便捷的产业支持、农民服务、乡村治理模式,让乡村资金使用更加阳光、透明,为防范基层腐败问题提供了数字化工具,有效解决了托管主体与托管农户相互不信任的问题,为重塑乡村信用体系、改善基层治理水平、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贡献了“建行方案”。

风吹稻菽千重浪,绿水人家绕。走进富锦市砚山镇巨福村,现代化农业和美人居的气象扑面而来,村委会院落里一排排气派的农机具格外惹眼。“以前,用钱要在镇政府、镇服务中心和银行之间来回跑,加上我在内需要5个‘角色’同时在,一项业务办下来没个三五天根本办不完。2020年,建行给我们上了‘三资’管理平台,在电脑和手机上就能操作了,非常方便。我们还以村集体名义申请了33.7万元贷款,购买了几台农机具。”村委会会计王旭伦兴奋地向前来调研的建设银行富锦支行客户经理反馈平台应用带来的变化。

“乡村治理既要体现‘阳光’政务,让各层面省时省心,也要让老百姓实打实地受益。这不,前年政府推出土地托管业务,起初农户不太相信我们,怕钱交给我们地种不好,我们也担心农忙没有时间跑银行和政府,这时候建行给我们安装了土地托管平台,真是帮了大忙。不仅节省了土地流转成本,还能帮着贷款,政策上给我们这么大扶持!”说起建行的“一条龙”服务,村委会主任崔启荣深有感触。

打磨务实为民好口碑

信任在日复一日的服务中积累,口碑在热忱的奉献中传扬。为了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建行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富锦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一直奔走在乡间路上,有时忙到没有时间吃饭,自带方便面、火腿肠在农户家借点热水就解决了一顿午饭。久而久之,建行人吃苦耐劳、服务村民的形象便传为佳话。

这样的奔走四季如一,脚下尽处泥泞,心中却满是火热。零下30度的冬天,车子在村路上爆胎,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老员工宁纯和司机二话不说钻到车底换胎。到达工作地后,当地乡亲看到两人一身的脏冰污雪,感动得热泪盈眶,村委会的一位大姐提着热水,边倒边声音颤抖地说,“这么大的雪,大家都以为你们不会来了,没想到……快喝点热水,暖和暖和,我去喊大伙儿。”

奔走在各乡镇、村屯,极端天气还是少的,更常见的难题是通讯信号不好。每到这时,员工们就会举着设备上山坡寻找信号。一个人手举酸了就换下一个人,大家累并快乐着。“建行贷款不求人,不收取任何好处费、手续费。”有了科技的加持,农户仅凭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在线贷款,有什么不明白的,只要加入农户微信群,“疑难杂症”迎刃而解。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建行惠农贷款方便、快捷的形象深入农民心中。“今年,已经是我在建行贷款的第四个年头了,每年建行都能给我提供充足的贷款,到账快、利息低。手里有钱了,收成也就有保障了!”富锦市锦山镇世一村农户杨启峰说道。

提升“双向奔赴”幸福感

激活乡村发展引擎,短期靠政策,中期靠项目,长期靠环境。建设银行富锦支行在以“富锦模式”赋能乡村治理、优化信用环境的同时,带动多项业务联动发展,价值创造能力全面增强,员工也在职业生涯和薪酬收入“双丰收”中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建设银行富锦支行荣获中国建设银行“五一先锋号”,员工人均工资五年间增幅高达82%。 “在客户的认可、政府的赞许以及上级单位的肯定背后,凝结着支行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满足客户的需要是我们的源动力,优质、专业的服务是业务发展的基石。新金融行动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发展信心。”建设银行富锦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房继文如是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富锦模式”在富了农户、壮大村集体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批出彩的“好员工”和“新农人”。

“农民的作息时间是睡得早、起得早,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了,有的凌晨三点多就醒了,大家就会在微信群里讨论、交流、提问题。特别是到了农贷季,员工基本处于实时在线状态。为了不耽误农忙,我们会跟农户约好时间办理业务,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是我们集中办理量最大的时候,经常是‘5+2’‘白加黑’,节假日基本不休,就为了尽力解决农户的困难,让他们放心。” 建设银行富锦支行客户经理刘乾利每每谈到助农服务都激情满溢。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我们都愿意而且热衷于贡献自己的‘小能量’普惠富锦百姓。”建设银行富锦支行老员工宁纯凭着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精神被评为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最美建行人”。

作为富锦市砚山镇恒山村久发家庭农场建行“裕农通”服务点的业主,李彩虹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农民向知识型“新农人”的华丽转身。“别看服务点地方不大,每天迎来送往的人可不少,老乡办缴费、社保医疗业务再也不用往城里跑了。我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但建行让我去参加了业主培训班,没想到圆了我的大学梦。回来后,我一直把结业证书放在服务点最显眼的地方!”李彩虹自信满满地展示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习成果。

【后记】俯闻泥土,才得甘甜。在采访过程中,每一次倾听与对话,注定被感动和震撼填满。无论是“富锦模式”探路带头人房继文,还是老员工宁纯和壮小伙刘乾利,抑或是王旭伦和李彩虹等“新农人”,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踏实肯干,这份朴实源自对黑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事业的执着热忱,对乡村振兴的热盼与期许,如同一颗颗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广茂成林。在普惠龙江“三农”、助力农业强省建设的新征途上,更多志同道合者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投身乡村、逐梦田野。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