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以制造业立市之本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近年来,广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稳增长,培育壮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都市消费工业等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共建,协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先后获得“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城市、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全国首批“千兆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试点示范。工业综合实力、配套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智能网联汽车、数产融合、绿色发展等多项工作领跑全国。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一是工业规模和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35万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1%,连续两年企稳回升;工业投资1240亿元,同比增长12.6%,总量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超千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9.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6%。工业税收(含海关代征)占全市比重达48%。广州工业门类齐全,41个工业大类中,除了涉及采矿的6个行业大类没有生产活动,其余35个行业大类均有布局。今年1-6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423.7亿元,同比下降0.9%,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工业投资额678.4亿元,同比增长21.9%;全市新增工业投资项目429个,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比重为41.0%。
二是一批带动力大、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优质企业持续领跑。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约6900家,年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25家,主要来自汽车、石化、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其中,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企业连续多年营收超过千亿元。广汽集团、南方电网、广药集团等3家工业企业入选世界500强,9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具体名单见表格);13家工业企业入选2022年中国品牌500强(具体名单见表格)。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正公示1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8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597家,形成了“以大带小、以小托大”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产业生态。中小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力度加大。连续承办十八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一些企业已在海外市场取得突出成绩。例如“小巨人”企业禾信仪器的质谱仪器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0%;专注汽车热管理的法拉集团已供应全球60多个知名汽车品牌。
三是重点领域的创新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首创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在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工业软件、弹性材料、中医药等领域,推动建设1家国家级(正在创建1家)和1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详见具体清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突破5G滤波器、电磁屏蔽膜等核心关键技术,在车规级和通信半导体、燃料电池膜电极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广汽研究院构建了以广州为核心,硅谷、底特律、洛杉矶、上海等地研发中心、前瞻设计中心为支撑的广汽全球研发网,已自主研发并掌握动力电池、纯电电驱、机电耦合、电控等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与腾讯、华为合作发布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广船国际研制生产世界首艘2000吨级新能源电动船,文冲船厂交付全球最大双层变轨滚装火车船。
四是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服务化发展国内领先。累计建成5G基站超8.56万座,5G用户超1570万户。千兆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光纤接入端口达1483.2万个,宽带用户786.7万户,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部署华南唯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开展大模型应用验证(由广州无线电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校提供普惠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为广州数字经济打造“数字底座”和“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推动广州人工智能融合赋能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技术适配企业150多家,为40多家企业持续提供算力服务。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超算中心之一。建设华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已接入二级节点41个,涵盖26个重点行业,接入企业数11213家,标识注册量182.5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144.2亿次,居全国前列。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工厂,广州华凌制冷、宝洁工厂等成功入选达沃斯“全球灯塔工厂”,广汽集团,白云电器,博创智能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全市获评国家级绿色产品192个、绿色工厂46家、绿色工业园区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加快,全市获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7家。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