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湖北京山: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 “五共”实践催生景美人和的“幸福湾”

2023-07-14 11:31 中国发展网
人居环境整治 美丽乡村

摘要:村集体还在增强湾组文化氛围上下功夫。村“两委”干部积极与京山市根雕协会沟通,组织村民进行根雕技艺培训,培养根雕能人,村里掀起一阵“根雕热”。

中国发展网讯  7月13日一早,走进京山市杨集镇三泉村易关地,只见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耳边鸟鸣清脆。新建的村委会矗立在干净笔直的主干道旁,一旁的小花园中,保洁人员正在清扫道路。

三泉村位于杨集镇西北部,生态环境优越,资源丰富,拥有着全镇最大的古银杏群,京山市鸳鸯观鸟点———鸳鸯湖也坐落在这里。今年以来,三泉村大力践行“五共”理念,运用共同缔造催生出景美人和的“幸福湾”。

齐心共建新家园

“我们这有1000余株银杏树的‘银杏谷’,环境却有些脏乱差,实在是可惜。”在走访中村民易治国的一句话让村党支部书记尹作鹏记在了心里。他决心改变这一状况,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在易关地进行实地走访和考察。邀请湾组内村民参加前期筹备会,宣传整治要点、收集群众意愿,在与村民面对面交谈过程中形成了初步的整治方案。

三泉村坚持以低投入促成环境整治收益最大化,做到不搞大拆大建。村集体对易关地的菜园进行重新规整,并提供建设材料,由村民投工投劳,最终打造出一片“共享菜园”。村集体还将一块自然形成的绿荫地进行平整,增设了石凳石椅、防蚊吊床等设施,打造成了村民议事、避暑休闲的绝佳去处。

“村里的小花园和民宿都是在外成功人士易晓洲等人回乡出资修建的。”尹作鹏介绍,“我们还积极动员湾组内所有村民参与登山步道维修、菜园规整、沟渠疏通、公共区域环境清扫等具体整治工作中来,形成了干群携手共建易关地的良好局面。”

小投入换来大改变

三泉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划分管护区域,设置常态化共同管护责任公示牌等,明确以党员为主的管护责任人,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共同参与环境管护的良好局面。通过开展农户互评、“美丽庭院”评选等,积极探索积分制管理模式,不断增强村民的参与感、荣誉感。村民们的精神风貌和幸福指数正稳步提升。

村集体还在增强湾组文化氛围上下功夫。村“两委”干部积极与京山市根雕协会沟通,组织村民进行根雕技艺培训,培养根雕能人,村里掀起一阵“根雕热”。

同时,在村委会门前的文化广场上设立共同缔造、清廉村居建设宣传栏,在“共享菜园”围栏外设置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牌,使村民们在劳动时感受文化浸润。“我家之前门前还是泥巴路,”脱贫户易平贵说道,“现在,村里帮我重新铺了草皮、硬化了禾场。居住环境好了,干活都更有劲了,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

变一时美为持久兴

“这一大片都是村集体的葛根产业,目前长势很好,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尹作鹏指向一片田垄,一排排支架整齐排列着,地里是茂盛的葛根苗。而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撂荒地。

2020年以来,三泉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始发展葛根种植、中华蜂养殖、黄牛养殖等产业。昔日的撂荒地变身“希望田”,曾经的脱贫户变身致富“带头人”。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三泉村葛根种植面积已达50亩,养殖中华蜂1000箱,黄牛10余头。

“村里没发展产业时,村民们只能在家种种地,或外出打工。”尹作鹏说。而如今,一株株葛根苗、一只只小蜜蜂、一头头黄牛成了村强民富的支柱产业,3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年能多收入2万元,离家还近,多好的事呀!”脱贫户易平贵笑着说,他从种地谋生的传统农民“变身”为一边拿工资一边发展产业的“双薪农民”。

近年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以“五共”理念为实施路径,以双墩村、李冲村等为试点,示范建立红白理事会、矛盾调解会、环境卫生理事会、产业发展协会、应急救援队“四会一队”制度,让每个村民都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鼓励各村村民参与产业谋划决策中,在共同缔造中站“C位”。目前全镇已打造共同缔造试点村4个,试点湾组10余个,环境整治示范点20余个。(廖亮  王泽宇 王李玲)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