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毕加索”:浙江衢州柯城区余东村见闻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俞和良、叶剑亮、记者沈贞海
一位哲人说:你若是诗,生活就是你诗中的韵脚;你若是画,风雨都是你画里走出来的婵娟。
走进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仿若置身于彩色的世界里。天空湛蓝,那蓝,通透怡人;那云,似草原上的羊群,游走着,漫卷着;那溪,映着小桥的倩影,清澈见底;那樟,虬枝盘曲,亲吻着溪水;那罗汉山,横亘东南,苍松翠柏间,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那房屋,修旧如旧,古朴守拙,错落有致;那樱花,红的妖娆,那梨花,高洁如雪。这是一处藏在江南深闺里的“桃花源”,犹抱琵琶半遮面,似卷似展,亦浓亦淡,如四季画卷,在春风里徐徐展开,处处透出自然野性质朴的美。
行走在余东村,一幅幅墙画跃入眼帘:鲜红的大公鸡栩栩如生,麦海撩起季节深处的信息,麻雀唱响丰年的老调,果园丰收、稻浪翻卷、舞龙舞狮、青山绿水、农家小院....色彩斑斓的画作,迷离了眼眸,芬芳了草木人间。历史的绵长,刻进了黄墙青砖里,倒映在日月江河里。
余东,位于衢州近郊沟溪乡,是个既富自然之美,又具艺术之美的小山村,在几十年变与不变的经历和坚守中,村民们用自己粗糙的手,画天画地画自己,绘出了一幅幅返朴灿烈的图画。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是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
余东村自古出巧匠,绣花匠、油漆匠、雕花匠、木匠、石匠、竹匾匠……,这些能工巧匠们的匠心精神和技艺积淀,成为日后农民画井喷的厚重土壤。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们用自己粗糙的手,画天画地画自己,绘出了一幅幅返朴灿烈的图画,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汇聚点点星火,必能熠熠生辉。上个世纪70年代初衢州市忂县文化馆组织文化下乡,毛翔先和刘津来老师,在余东举办绘画培训班。就此,农民画的种子从文化馆播撒到了余东的乡间地头。作家郑晓林在余东村深入生活逾三年,写下了长篇报告文学《从大地上生长的艺术》,生动记录了余东人“一手握锄掌生计,一手执笔绘春秋”的劳动生活场景。这个不过817人的小山村,书画爱好者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其中骨干“画家”48位,中国美协会员1位,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5位,浙江省美协会员9位。近400幅作品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文化部、财政部和浙江省委宣传部等组织的美展中获奖。200多幅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艺术世界》等媒体发表,余东农民画还远走他乡,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澳门、深圳,甚至走出国门在日本、阿曼举办画展。
余东村建有全国唯一的“中国乡村美术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馆内展出的上百幅“名画”都出自农民画家之手。毛老虎创作的《大吉图》,画出了“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色照人间”的时代气象,在“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全国农民绘画作品展上获优秀奖。金光炎是1934年出生的老“画家”,他创作的《故乡情》《税收带来祖国美》《缴公粮》《老年活动室》《生态农场》《读廉政》等勾起了一个村庄不同时代的经典记忆。郑利民创作的《余东未来乡村图》,长达8米,画中人物600多,被称为余东版的《清明上河图》。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先生赞赏道:余东农民画造型饱满,结构如植物般丰满;色彩鲜艳,色调如节日氛围般欢快。它富于想像,表现自由,有很强的叙事效果。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们用自己粗糙的手,画天画地画自己,绘出了一幅幅返朴灿烈的图画,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余东乡村美术馆,是农民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将成为余东农民画乃至中国农民画的创作中心、展示中心、交流中心、研究中心,成为中国农民画的集散地,同时将带动当地农民画产业,发展农民画经济,让农民画成为余东最美丽的经济。
有了图画,就有了“颜值” 。余东村积极拓展农民画销路,开辟农民画线上交易平台变“产值。培育本土直播网红,线上线下销售农民画及版权,画作最高售价达1万元。南孔文创馆是余东农民画跨界升级的标志性成果,农民画陶瓷、农民画丝巾、抱枕等15个品类45种文创衍生产品,琳琅满目。余东文化礼堂是中小学生研学游的基地,每天人头攒动,学生们在这里学画,做陶瓷、印丝巾不亦乐乎。
从最初的卖画到卖版权、卖文创、卖风景、卖旅游,余东村开发了很多的文创产品,销售数字版权,出售数字藏品,大大提高了农民画的附加值。仅去年农民画相关衍生产品,销售收入就达2000余万元。
从种庄稼到种文化的美丽跨越,凝结着余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凝结着各级领导对这朵乡野奇葩的悉心呵护和业界大咖们的精心指导。余东农民握笔在手,写尽四季风情,柔情入画,画出了诗意生活。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恒。“我们余东农民画主要以乡村生活为创作题材,特别契合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深受农村百姓的喜爱,有很多村请我们去画墙画,跑遍了省内各地,还接过安徽、江西的墙绘活。”郑根良喜滋滋说,他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画墙画,日均500元薪酬。收入最高的一次是去(衢州)江山一个村墙绘,画了20多天,赚了1万多块。郑根良靠墙绘工作,一年有20余万元收入,靠“画笔”绘出了小康生活。在余东村有夫妻双双画画的,也有父子、兄弟甚至祖孙三代画画的,更多的年轻人高考的第一选择是美术学院。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们用自己粗糙的手,画天画地画自己,绘出了一幅幅返朴灿烈的图画,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余东村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房前屋后,整理出了179个一米菜园,不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种菜,同时也种出了美丽庭院。村内有十多个网红打卡点,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在中国乡村美术馆、南孔文创、隐悦画俚民宿、时光邮局、村播馆、美术图书馆、咖啡吧、余东艺术家联合会和二十四节气汀步等处流连忘返。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们用自己粗糙的手,画天画地画自己,绘出了一幅幅返朴灿烈的图画,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驻村干部童双说,余东美丽乡村建设,让“看书、画画、唱歌、跳舞”成为了乡村新生活,“作揖、微笑、鼓掌、点赞”成了乡村新风尚,村民们口袋里腰包鼓鼓、心里幸福融融、脸上笑容盈盈、身上自信满满。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4.79万元。
谷雨时节,枝头的绿意在雨色淅沥中越来越浓,是新生是更迭,也是春日远去的背影。落红满地中,春日时光已经折叠成最后的模样。而对于余东村的“画家”来说,他们的笔触不只局限于春天的故事,夏天的芳草鹅儿、微风岸,秋天的层林尽染、丰收色,冬天的梅香疏影、枫林晚,同样是他们笔下的“盘中菜”。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们用自己粗糙的手,画天画地画自己,绘出了一幅幅返朴灿烈的图画,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这个春天,走进余东,沿着村间小道,从初春到暮春,从繁花竞放到繁花落尽,体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近距离感悟这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蝶变,并不仅是冲击眼球的墙绘艺术,而是村民们崭新的精神风貌,富裕起来的人们脸上洋溢着春风的笑,美的赓续越发从容娴静,越发妙笔生花。艺术融入乡村,赋予了这一方山水更加动人的色彩。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们用自己粗糙的手,画天画地画自己,绘出了一幅幅返朴灿烈的图画,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今天的余东,看得见文化、留得住乡愁,引得进产业、带得动致富,画和未来两大元素在这里交相辉映,乡村与艺术巧妙融合,用笔更用心共同描绘出共同富裕愿景下,未来乡村的美好画卷。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