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铁人精神激扬发展活力
摘要:让红色文化载体更有魅力、更具活力,玉门市持续推进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提档升级,突出“铁人”精神、“铁人”文化等氛围营造,开发文创产品等,以农促旅、以旅助农,让“红色基因”真正变成可持续的“发展基因”。
中国发展网讯 韩璇 刘海鹏 记者王斌报道 “剧本的创作要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再改编、再完善,力争打造红色题材的文艺精品。”
“应该立足铁人精神在细节处再推敲、再打磨。”
……
今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甘肃玉门市精心创作广播剧《铁人王进喜》向铁人献礼。在近日举办的剧本创作研讨会上,主创人员围绕广播剧剧本的创作思路、故事脉络等进行交流,从剧本的选题立意、历史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客观评价。
“这是我们第二次就剧本进行集体研讨交流,努力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再改编、再完善,力争打造红色题材的文艺精品,向铁人诞辰100周年献礼。”玉门市文化馆馆长赵宏兵说。
据介绍,近几年玉门市以铁人精神、石油工业为题材,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通过舞台艺术手段生动演绎铁人王进喜奋战在石油战线的光辉历程,创作了小舞剧《铁人魂》、舞蹈《踏着铁人的脚步走》等一大批文艺精品。
近年来,玉门市不断深入挖掘铁人精神、石油文化,已成为传承铁人精神、讲好工业故事的主阵地,不但在红色文艺创作上开花结果,红色旅游发展也成效显著。2022年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玉门市相继实施了油城公园、英雄公园改造及苏联专家楼修复等项目,建成铁人干部学院、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和693人防工程教育基地,成为弘扬铁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
走进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随处可见以红色为主调、特色鲜明的导览图、景点介绍、安全提示等,窑洞上的文字安静地诉说着曾经的石油故事。走过井架、抽油机、储油罐、工人窑洞、专家楼等工业遗迹,游客能清晰感受到老一辈石油人奋战留下的足迹。
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300余幅版画、200余张历史照片、50余组艺术展项及多件珍贵实物,生动地展示着铁人王进喜短暂而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2018年10月铁人干部学院成立后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和工业旅游资源,设置老一井、石油工人窑洞等39个现场教学点,研发包括“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铁人的一生”等理论专题教学课程和“人拉肩扛运钻机”“盆端桶提保开钻”等60余堂现场体验精品课程。承办省内外培训班400余期,接待专题教育、主题党日、研学实践等活动近6000次,服务50余万人次,已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红色讲座、社教活动的宣传新阵地。
让红色文化载体更有魅力、更具活力,玉门市持续推进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提档升级,突出“铁人”精神、“铁人”文化等氛围营造,开发文创产品等,以农促旅、以旅助农,让“红色基因”真正变成可持续的“发展基因”。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