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力实施“民生十大工程”
摘要: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广东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从细节入手、小事着眼,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聂金秀、记者罗勉报道 从广东省有关方面了解到,今年以来,广东抓好抓实十件民生实事落地实施,各地陆续推出暖民心、惠民生的务实新举措,推动父老乡亲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更好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谋划实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育儿、交通、食安、消保、平安等“民生十大工程”,制定五年行动计划,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大惠企纾困 稳就业新动力
近日开幕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文化交流活动上,140名厨艺选手、烹饪大师同台竞技、大秀厨艺,共促产业发展,发布了110名2022年度四星级、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和26名“粤菜师傅”正高级职称人员名单,并为30名五星级名厨和10名正高级职称人员代表颁发证书,广东珠岛宾馆行政总厨雷卫文获颁正高级职称,他说,没想到厨师也可以评职称!粤菜师傅工程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也让这个职业有了盼头。
就业是民生之本。广东持续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各地推出多项务实举措,为稳住就业基本盘注入新动力。
梅州市把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重要抓手,成功开发“粤菜师傅”区块链应用系统,对“粤菜师傅”学员身份和食材质量安全进行信息认证、溯源管理,成为全省首个“粤菜师傅”人才链和食材链的创新示范场景。在广州,全市主要涉农区建成4个区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和26家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提供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交流活动等“一站式”精准化、专业化人才服务,通过开展常态化系统技能培训,承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人才培养项目。
即将进入招聘热季,广东各类招考资讯陆续发布,大量优质岗位集中释放,为求职者带来福音。4月4日,广东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发布,拟招募3000人,将技校职校全日制毕业生也纳入招聘范围;4月10日,广东省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开始报名,超1.3万个带编岗位吸引不少求职者的关注。
广东省惠企纾困力度不断加大,稳企援岗扎实有力,3月以来,广东先后推出两批助企高质量发展政策,聚焦重点技术、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大战略性平台,旨在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通过营商环境优化、响应市场主体诉求等手段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细节入手 小事着眼 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广东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从细节入手、小事着眼,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开年来,广东各地发布多条新政:广州出台《关于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措施》,明确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统筹全年土地储备出让,全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7.5万套,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少于100个。深圳进一步提高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其中,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由原目标40万套(间)调整为不少于60万套(间)。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力度,降低居住成本,提升居住品质,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
乡道建设快速推进,多措并举之下正实现新的跃升。目前,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8.36万公里,农村公路密度101.6公里/百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接下来,广东将着力城乡交通运输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通建制村单车道改双车道公路、危旧桥改造、安全防护工程、通景区园区产业路等经济线路3.4万公里,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和“美丽农村路”建设,加快建成“等级更适当、标准更合理、结构更优化、干支更匹配”的农村公路网络。
有关部门严格监管,有效发挥政府有形的手,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日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的食品经营监管信息公示系统上线,公众可通过该系统电脑端或手机端,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广东省食品(含特殊食品)经营者主体登记、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食品抽检、日常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异常经营名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信息。今年,广东省药监局将主攻一批药品监管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把工作焦点从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转移到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中来,以长效化机制推进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确保守住药品安全底线。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的兜底性和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全省各地陆续公布的十大民生实事中,“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大多列入其中。
一个个明确的数字目标,助力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在残疾人补贴方面,按照此前相关规定,2023年广东省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将继续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为每人每月195元和261元。目前,不少地市都明确将该项补贴调整至到与全省标准持平甚至更高。
“一老一小”优服务 养老床位幼托学位持续增长
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广东大力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养老服务供给保障。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广州不断加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建设,已有超1.6万张智能化家庭养老床位被搬进了长者卧室,专业护老服务同时送进家门;佛山提出今年将新增医养结合床位1000张,医养结合服务率达30%以上,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50个;深圳依托社区党群服务驿站,把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床位“两床融合”项目推广到市民家门口;江门及时调整并公布医养结合补充保险“邑康保”项目定点机构名单。
另一方面,幼有优育刻不容缓。广东省统计局近期公布数据显示,广东已连续三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
为更好因应这一形势,广东优化各项生育支持措施。近日新修订的《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明确增加了危重孕产妇婴儿救治救助体系制度等规定,以适应“三孩政策”下高龄孕产妇增多的实际,为全省母婴兜住生命健康网。
各地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强优质学位供给。新年之初,广东派发学前教育发展“礼包”,提出新建住宅小区需按标准配建公办幼儿园。此后,地级市明确今年托育服务“任务书”:广州今年要新增不少于30家社区普惠托育试点机构和1000个普惠托位;深圳将新增托位1.6万个。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