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丽水 挺进共富
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首都唱响“两山”之美
本报见习记者 吕书雅
4月8日晚,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在北京国家话剧院精彩上演。以小见大、观照现实。该剧深刻演绎了在新时代伟大进程中普通百姓的生活变迁、万千情怀以及信念力量,呈现了一个现代意义上和人类精神上的绿水青山,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共鸣。
这部剧由浙江省丽水市委宣传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共同出品,浙江越剧团演出,是在浙江丽水首演、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公演后的首次晋京演出,也是开启全国巡演的首秀。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而精心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绿水青山》把丽水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印迹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以越音唱响“两山”之美。
共赋山水 打造越剧盛宴
暴雨倾盆夜,光影交错间,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拉开了主旋律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的序幕。全剧从一个家庭的命运为切入口,把修复生态环境创造绿色发展中的故事和人物紧扣人类的忏悔和救赎、委屈和理解等创作母题,讲述了人们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中获得了人的价值实现和精神升华,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生动地、艺术地搬上越剧舞台。
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其唱腔清幽婉丽,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和《绿水青山》所娓娓道出的画面语言、深刻主题不谋而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生态文明理念在群众心中生根、拔节,蔚然成林。
《绿水青山》的创作集结了当今中国舞台艺术的一流主创。从艺术指导、编剧、导演到作曲、舞美、灯光、多媒体、服装造型,主要创作人员的作品都入选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精彩的演出收获数十次掌声。现场观众表示,这出戏不仅使其获得感情上的宽容、人与人之间相通的理解和温馨,更是从精神层面上获得自己的“绿水青山”。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绿水青山》主演王滨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丽水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有责任用戏曲的语汇传播和贯彻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演绎。”
共赴处州 演绎绿色蝶变
瓯江、古堰画乡、松阳民宿、云和梯田;云和雪梨、缙云烧饼、缙云爽面、庆元香菇……丽水元素浸润在《绿水青山》的道具、服饰、舞台、舞美、山水造型中,艺术化呈现丽水之美。该剧是浙江丽水与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一次“双向奔赴”,通过创新“省地合作”模式,在大主题和艺术的交融碰撞中打造了一场越剧文化盛宴。
“《绿水青山》晋京演出,是中国戏剧界和浙江文艺界一件大事,这是新时代越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收获,也让丽水多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现在了京城观众面前。”担任该剧艺术指导的国家一级编剧程蔚东表示,把丽水生态环境艺术化、美好生活舞台化,是一次传统文化“破圈”传播的成功案例。
绿水青山,是丽水特质,也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向。作为“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多年来,丽水坚持不懈走“两山”理念发展道路,优越的生态底色和生态文化积淀孕育了众多的实践案例,为《绿水青山》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第二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丽水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老区生态优势,丽水以“生态+”引领打造五大富民强市支柱产业,构建了具有丽水特色的“山”字系品牌体系。以“生态+”赋能发展五大生态工业主导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实现“三年倍增”,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63.7%。
近年来,丽水积极创建百山祖国家公园,争创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高标准建设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中国碳中和先行区,特别是加大力度深入实施人才科技强市战略和“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特质鲜明的创新型活力城市,不仅是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绿心”,更成为创新发展的“后起之秀”。
当前,全国上下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因地制宜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两山论”的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践行绿色发展,让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已成为“两山”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同奔共富 绘就发展画卷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从《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憧憬的“世外桃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有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
锚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力争到2025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对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而言,生态始终是“着墨”现代化新丽水最重要的维度。前不久发布的丽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2年,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9年全省第一,空气、水环境质量均保持全国前十,全市生产总值1830.87亿元,增长4%、全省第四,完成省大花园建设重大项目年度投资150.76亿元,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4年、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连续7年全省第一……丽水积极探索出一条逐“绿”富民的生态价值转化之路。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丽水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文化品牌声名远扬,文化产业高歌猛进。据悉,到2027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力争达到2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8%。去年8月,丽水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具有鲜明精神气质、独特人文品格、蓬勃生机活力的文化强市”总体目标,启动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
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正是深入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中涌现出的一部精品力作,将丽水的人文历史、生态底蕴充分展现,全方位展示浙江在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成果,生动展现了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建设的宏伟蓝图。
青山绿水成为丽水人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强引擎”。现场不少观众表示,《绿水青山》在保留越剧唱腔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戏曲舞台呈现形式,把“两山”理念充分展现出来,让人真切感受到秀山丽水的独特魅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的下南山村,整村搬迁、破茧重生“蝶变”,曾经的“黄泥房”变成“黄金屋”,是丽水无数红绿生金的缩影之一。丽水实施“红绿金”融合发展,打开“两山”转化新通道,扎实推进“八八战略”的创新实践,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丽水使绿水青山的“底色”更深,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不知不觉间,《绿水青山》这出绿色发展大戏已接近尾声,而瓯江之上碧波粼粼,瓯江之畔山色翠绿,正在“共富”大道上奔涌向前,越“奔”越“劲”。
责任编辑:吕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