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有章可循”,高校开学季有条不紊开展疫情防控

2023-02-24 16:38 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20日,多地多所高校开启春季新学期。而就在2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显示:新冠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2月19日表示: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还需要加强监测,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近期正值大学生返校高峰期,“乙类乙管”后迎来开学季,高校疫情防控可以怎样做?记者梳理发现,相关实操指南和指引已相继出炉,专家们也表示:学生活动流动性强,高校人口相对密集,广大师生重返校园开学之际切勿对自身健康掉以轻心。

高校疫情防控“有章可循”

初春时节正值大学生返校高峰期,“乙类乙管”后迎来开学季,此时仍应谨防校园聚集带来的疫情风险。

高校疫情防控可以怎样做?相关操作指南和指引都给出了具体指导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此前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其中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对校园疫情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据悉,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工作力量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高校校医院必须设立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去年底,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驿站建设管理指引(试行)》通知,以规范高等学校健康驿站建设、管理与运行,其中在物资储备的医疗物资和药品安排中,指出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指南,由校医院统筹安排。

据悉,为迎接线下开学,各所高校均未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除要求学生在返校前开展健康自测外,不少高校都对校园内公共场所进行了卫生清洁,同时要求开学后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自习室等办公和学习场所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宿舍、公共卫生间、电梯间等人流聚集重点区域严格实行滚动消毒。

有业界观点认为,此前较长一段时间的居家网课或使得部分学生运动锻炼量不足够,自身免疫系统或不同程度“躺平”,此时重返校园切勿掉以轻心,日常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教职员工也是防护重点人群

此前,有部分市民观点认为,新冠病毒感染之后需要服药的主要是老年人群,年轻人自身免疫力高,“扛一扛可以过去”。对此,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就曾表示: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并不会很久,服用药物或促进病程缩短。有专家建议,有需要的人群可以考虑提前做好抗病毒药物储备,应对可能的病毒感染高峰,早期用药有助于降低病毒载量和传播率、减少症状并降低后遗症。

据悉,常用退烧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一般更多是起到降温作用,并不能直接杀灭新冠病毒。在抗病毒药物方面,国内获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已有五款,其中阿兹夫定是最早被纳入推荐使用的国产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也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此前,2022年8月,阿兹夫定片1mg规格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并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阿兹夫定发明人、郑州大学副校长常俊标教授解释此类抑制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的核苷类似物药物时表示,其原理在于能特异性作用于新冠病毒RdRp,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其药物靶向性强且长效。相关实验表明,阿兹夫定具有广谱抑制RNA病毒复制的作用。新冠病毒同属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经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新冠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于变异病毒也同样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中,有必要将老年教职员工作为重点人群。《学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指出,需要摸清老年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底数并建好台账,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就医需求,做到“一人一策”;有条件的高校可为老年教职员工发放血氧仪、药品等,指导老年教职员工通过居家监测血氧水平等方式,提升重症早期识别和预防能力。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表示,“总的来看,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学校疫情防控政策已经明确”。作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的首个开学季,希望各大高校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持续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