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资源, 内蒙古政协委员红梅建议:多措并举开发利用盐碱地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红梅.jpg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齐英杰 义博 记者梁喜俊报道
政协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新设“环境资源界”,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18位新界别委员,今年首次亮相“两会”,彰显“优化界别设置,增强界别代表性,更好反映各界各方面愿望诉求”,亦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内蒙古实践。
作为新界别的新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红梅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她的提案和分组讨论发言都与盐碱地有关,希望在专业领域发挥好界别优势,深入基层,联系服务好界别群众,写好“委员作业”,不断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提升建言献策水平。经过调研,她最终决定把多措并举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建议,带到内蒙古“两会”。
土地“绝症”也能治
盐碱地与环境资源有关系吗?
据记者了解,盐碱地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我国约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可利用的约有5亿亩左右。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各地通过科学合理改良和品质选育,相当一部分盐碱地如今已蝶变为优质良田,实现了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内在需要。”红梅告诉记者,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用好,增加耕地资源的重要潜力,在于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
红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并提出了“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论断。
她还关注到,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盐碱地改造利用,把更多农田变为良田。今年“两会”,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抓好稳产保供,往“中国碗”里多装粮、装好粮、装好奶、装好肉,还强调夯实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在红梅看来,多措并举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就是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资源保障上,守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前提是生态治理和科学保护。从科技支撑上,要以综合治理为主攻方向,促进生态有效保护和生产持续发展。
“内蒙古盐碱化土地面积4740万亩,盐碱化耕地1585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11.4%。”红梅说,如果把这些盐碱地改造治理成为良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应引起重视的是,河套平原盐碱化耕地积约484万亩,盐荒地413万亩,每年因土壤盐碱化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高达6万吨。
“我区对盐碱化耕地保护和盐碱荒地利用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研究盐碱地改良,让红梅敏锐观察到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艺改良技术配套措施不完善。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集成度不高,缺乏可推广、可复制的盐碱地改良模式。缺乏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化危害的方法。二是耐盐碱农作物品种选育及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不足。耐盐碱和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缺乏,耐盐碱品种筛选力度不足。针对耐盐碱农作物的育种工作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和产业扶持。三是盐碱荒地利用力度还不大。盐碱化荒地的保护与开发还没有受到重视,缺乏多元化的技术路径与经营模式。支持鼓励科研单位和经营主体开展盐碱荒地保护与开发政策不具体,配套措施不完善。
唤醒“沉睡”的资源
向盐碱地要粮是红梅的梦想。
事实上,从1995年7月获内蒙古农牧学院土壤学硕士学位留校至今,她一直从事草原土壤保护与利用、农田面源污染、盐碱地改良、土壤生态学等领域的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
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带头人,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红梅先后主持、参加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编《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等多部教材,2019年获农业领域最高“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就盐碱地改良,红梅提案建议: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以“大食物观”的系统思维来谋划,农、草、牧、渔、林多措并举,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
一是加强改良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摸清不同区域的盐碱地分布及修复潜力,推进盐碱地改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盐碱型中低产田改造与提升。将生产与生态、工程和农艺、用地和养地措施有机结合,提高盐碱化耕地治理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推广农田水利调控技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立完善的排灌体系,推进节水增产增收相关技术的落地。从土壤改良、农业耕作以及生物调控等多途径入手,促进盐碱地的产能提升,防止次生盐渍化。配套秸秆还田、深松深翻、增施有机肥等农艺措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障盐碱地稳定产出。
二是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传统的“改地适种”治理模式成本高、维护难、生态扰动大。突破“改种适地”的治理技术瓶颈成为当下重要选择。要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引导支持耐盐种质资源的挖掘工作。搜集粮食、饲草、药用植物、果蔬等盐生作物种质资源,建设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做好耐盐碱品种选育,示范区域布局。培育适合盐碱地栽培、产业开发度高、引领盐碱地种业发展的突破性品种。进一步优化耐盐碱品种评价标准,为盐碱地产能提升提供优良种源保障。
三是多途径开发利用盐碱荒地。针对盐碱化严重,水资源限制,不具备耕作条件的盐碱荒地。出台针对性措施,鼓励科研机构和经营主体多渠道利用盐碱地水土空间资源,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耐盐饲草规模化种植,发展新型饲草加工技术。建立牧草种植基地,发展畜牧业。形成“种草-制草—养畜”为核心板块的生态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盐碱地洗盐后的盐碱水资源,发展内陆盐碱水域绿洲渔业模式。鼓励探索盐碱地利用和光伏产业结合。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耐盐蔬菜。发展栽培菌菇产业,向微生物要蛋白。土壤贫瘠的地区发展林业,种植耐盐、耐旱品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内蒙古盐碱地开发利用,要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多措并举、便捷适用的原则。”红梅说,结合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快推进盐碱地多渠道利用与相关技术转化落地,唤醒“沉睡”的资源。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