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河:深化“五项举措”擦亮跨域业务“齐包办”服务品牌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翟腾腾、记者殷晓旭报道 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事,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重要措施。山东省齐河县围绕更好的满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精心打造跨域业务“齐包办”服务品牌,通过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优化线下线上服务、加大合作交流等措施,全面优化“跨域通办”办事体验,解决了办事往返跑、来回跑的难题,得到了企业群众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齐河已累计办理跨域通办业务近7万件。
不断优化线下服务。设置9大领域24个通办专窗,配备专职人员,实现市场准入、社会事务、社保医保、不动产等高频民生领域全覆盖;健全完善线上服务流程,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异地申报、收受分离、线上流转、免费寄递”的模式,实现162项跨省通办事项、305项全省通办事项、443项市域通办事项就近能办;推出“白话指南”104套、视频教程27期,各领域41名“小齐帮办”人员走出柜台、靠前指导,全面强化跨域帮办代办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点对点协作。先后加入省会经济圈行政审批服务联盟、黄河流域市县一体化政务服务通办圈、全国一窗·跨域通办服务圈,与鲁、沪、苏等26省300余个县(市、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协议,建立点对点常态化的工作联系机制,推动8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统一标准办理,全面拓宽通办服务圈,实现外地事、就近办。
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大与省会济南对接融入,与济南各个区县建立协作机制,通过推行证照互通互认互发、跨地区业务协同、远程会商等措施,建立了“统一标准、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工作模式,实现373项审批服务事项“济齐通办”,覆盖创业、工作、落户、买房、就医、办税、出行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高频领域,实现了“在齐河办济南的事,在济南办齐河的事”。
不断强化基层跨域办水平。全县1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0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均设置“通办”窗口,配备相应设备和人员,充分运用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云上办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域通办”;扩大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通办服务范围,实现7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镇办、全域办”,让申请人不受辖区限制,切实做到了县域外事项就近能办、县域内事项同城直办。
创新推行“全托管”服务模式。聚焦劳务输入输出地协作、毗邻地区交流合作等需求,对跨地区经营、外地来齐企业、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等群体,实行主动对接、“一对一”帮办、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建立了“齐包办”跨域服务微信群,已与166家市场迁移主体、52家劳务公司、11个产业园区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精准对接跨域业务需求,切实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政务服务更便捷。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