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持续 该如何科学应对

2022-11-08 09:55 科技日报

摘要: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给生活生产以及生态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本报记者 付丽丽

日前,据媒体报道,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对外发布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此次旱情为何如此凶猛,将持续到什么时间,究竟该如何科学应对?

“根据降水年内分布规律以及区域内历史旱情旱灾规律特点分析,初步判断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等地旱情将持续至明年3月以前,需要进一步算清水账,最大程度用好水资源,确保城镇供水安全。”11月7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主任吕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大气环流持续异常 部分地区甚至“空梅”

“今年大范围干旱主要还是大气环流持续异常导致的。”吕娟介绍,具体到长江流域,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其旱涝的重要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内部区域受强烈下沉气流控制往往晴朗少雨,而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作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方则容易出现较强降水。

吕娟表示,通常,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是长江中下游“梅雨”期,而今年6月,受东北地区“西风槽”压制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迟迟不北抬,其北部边缘稳定在华南沿海,导致本该下在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下到了华南,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空梅”。到了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北抬西伸,与此同时,位于阿拉伯半岛至伊朗上空的大陆副热带高压异常东伸北抬,两者贯通,形成强大、宽广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带,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全域高温晴热少雨。进入9月,华西秋雨使得川渝地区旱情迅速缓解,而受西太平洋台风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大部分水汽被抢走,长江中下游地区依然没有太多有效降水,干旱持续发展。

“今年的长江流域干旱,从6月中下旬开始,目前已经超过4个月,加上现在进入少雨的秋冬季节,夏秋冬连旱的局势已基本形成。”吕娟认为。

长江流域主汛期干旱并不罕见

在人们印象中,长江流域水资源较为丰沛,因而今年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汛期反枯现象备受关注。

“实际上,长江流域主汛期遇上干旱并不罕见,长江流域是我国典型的伏旱区,基本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干旱出现。”吕娟说。

数据显示,仅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数次夏伏旱,其中比较典型的有2006年、2013年、2019年等。但吕娟同时表示,也要看到今年的干旱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一些特点。如干旱影响空间范围更大,覆盖了长江干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全域,也给流域内水量调控带来一定困难;干旱开始时间早,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旱情程度较重,长江中下游汉口、大通、九江等实测站点来水量创有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低5.4—7.2米,创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

再就是影响面更广。过去,干旱一般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造成影响,而今年干旱已延伸至航运、能源以及森林防火安全等诸多方面。

“迫切需要关注的是,现有江河湖库蓄水量能否满足到明年汛期来临之前的用水需求,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压力剧增,特别是一些地区城镇取用水可能面临困难和挑战。”吕娟强调。

旱情带来诸多思考和启示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给生活生产以及生态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未来究竟该如何科学应对?吕娟建议,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强化旱期应对措施、提高抗旱应急响应能力。要改变过去以旱期抗旱应急打井、拉水、送水等为主的做法,一方面要对水源分布、水源类型、取水口、引提调水工程管网、供水能力等摸清家底,同时加强旱期流域左右岸、干支流、上下游之间各类水利工程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水量联合调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做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布局,在一些重旱、易旱,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难以覆盖、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水库工程、抗旱应急备用井、引调提水工程等,提升应急备用水源供给能力。

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要考虑如何推动旱灾风险管理、实现常态和应急状态的统合管理。要突破干旱“监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链条技术瓶颈,搞清楚“哪里旱”“有多旱”“旱多久”“怎么办”的问题,以期实现干旱灾害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

“而对社会公众来说,需要考虑如何节水、护水,从自我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吕娟说。

责任编辑:刘丹阳

(原标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持续 该如何科学应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