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劳务经济鼓起农民“钱袋子”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李小刚记者王斌报道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立足县情,遵循市场规律,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铁杆庄稼”,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培训牵动和服务促动,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我能有今天这么好的工作,全是得益于我们县里举办的’阳光工程’培训。”通渭县新景乡务工人员张耀伟通过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学到建筑技能后,县劳务办组织输转到新疆劳务基地务工,现在成为公司项目部的一名高级“白领”,月工资近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甘肃通渭县坚持把开展技能培训和输转就业相结合,按照“培训输转一体化”思路,开设缝纫、建筑、餐饮、家政服务、消防保安等培训班,今年开展各类培训19期3449人。
“趁着县内就业的机会,我就来到通渭探越服装服饰公司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大概4000元左右,既能抽空料理家务,上下班也方便。”通渭探越服装服饰公司员工王利说。
通渭县坚持“就地就近,减少就业成本,优先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以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县内31家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面向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60个,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创业是就业之源,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通渭县深入实施就业创业战略,通过不断优化完善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今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61万元,扶持创业1000余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据通渭县劳务办负责人介绍,通渭县按照发展“北上南下,东进西入,遍及全国”劳务基地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对发达城市规模大、效益高、关爱劳务工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建立劳务基地,不断拓宽输出渠道,年内输转劳动力9.8万人,创劳务收入20.8亿元。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