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蓬勃起势 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赵晓娟 记者郭建军报道 近年来,晋中市牢固树立“一体化”和“高质量”思想,主动对接,深化合作,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区域融合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产业创新协作成效更加显著、基础设施互联态势更加明显、共建共治共享举措更加务实的态势。
截至目前,《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推进方案》议定需晋中市牵头负责的11个事项,东代路、邓大路、滨河东路南延等3件已完成,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文源路(清徐大道)、国道108线改线等6件取得实质性进展,协调武警部队靶场搬迁和国道307线、339线改线2件正在加快推进。
规划布局上注重“融”,构建协同发展新局面。晋中市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南拓”“东延”,榆次区依托山西大学城、山西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打造科技和人才集聚地、转型综改承载地、区域消费活跃地;太谷区依托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大(省农科院),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策源地、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地、生态康养休闲地。同时,重点把66平方公里山西智创谷作为城市核心率先突破的重要引擎,西部控股汉云谷、中关村数字产业中心等项目陆续落地。正在谋划寿阳平头融合发展区,区域覆盖寿阳西北部4乡镇约540平方公里,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建成和东山隧道打通后,寿阳平头镇到太原车程可缩短至15分钟,将成为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产业上注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走廊。坚持错位布局、互融互补、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两市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创等领域,协同提升区域产业链规模和质量,共同打造高能级产业生态体系。围绕太原总部经济,用足用活城市群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政策,重点在项目用地、环境容量、能源能耗等指标上,探索建立共享共用、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引进一批配套产业项目,协同打造经济增长极。晋中市重点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谋划实施“11155”工程,即年制备100万吨甲醇、年产10万台甲醇汽车、建设1千座加注站、年产5万台甲醇增程重卡、年产值达500亿元。
交通上注重“连”,打造互联互通的新格局。总投资73.7亿元的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正在抓紧征地拆迁,8月底可进场开工。文源路(清徐大道)连接道路预计8月底前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与太原同步开工建设;国道108线改线太原段与晋中段同步启动,晋中从榆次小西沟至太谷任村乡范白线,与太原同步推进。缓解太榆路主干道拥堵问题,投资23亿元魏榆路和龙城大街快速化改造正在全力推进,年内完工通车,建成太原榆次“一刻钟交通圈”,加快形成太原到太谷、祁县、寿阳“半小时交通圈”。
民生服务上注重“优”,彰显美丽晋中新活力。太谷至太原跨城公交正在全力推动。山西师大附校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山医大二院南院年内投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晋中院区主体基本完工、明年投用。两市守望相助、政策联动、共抗疫情,太原给予晋中医疗救治大力支持,晋中主动分担太原人员集中隔离压力,共同经受住了严峻的防控考验。
晋中市发改委副主任渠德鹏表示:太原晋中一体化的协调推进,为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太原晋中两市的发展增势赋能,一体化发展正向着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下一步,晋中市发改委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服务太原就是发展晋中、太原发展就是晋中机遇”的理念,主动对接太原、主动服务太原、主动融入太原,继续坚持“太晋一家亲”的好传统,继续落实“六个一体化”的好策略,继续完善“加强沟通对接”的好机制,谋事多合作、有事多沟通、遇事多商量,谋一件、做一件、成一件。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