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怎么干?浙江武义推出“教科书”级“公司强村法”
摘要:“公司强村法”即由强村公司对各村资源、资产、资金进行整合利用,统筹谋划县级或乡镇联建的强村项目,实现兜底保障,逐渐打通强村富民的渠道,共同富裕之路愈走愈宽广。
乡村游学受欢迎
武义县后陶村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步注册“后陶”牌农产品商标
直播卖货来助力
武义县后陶村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步注册“后陶”牌农产品商标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李增炜、记者沈贞海
村民如何共富,美丽乡村如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后陶村,进行了深入探索。该县今年推出的“强村十法”,其中之一为“公司强村法”。
什么是“公司强村法”?即由强村公司对各村资源、资产、资金进行整合利用,统筹谋划县级或乡镇联建的强村项目,实现兜底保障,逐渐打通强村富民的渠道,共同富裕之路愈走愈宽广。概括起来讲就是,县乡统筹、股份分红、保底分红。公司化运营直接带来:集体强实力,群众增收益。
企业到村里批量采购农产品;颇有品味的陶艺馆开起来了;好几批学生过来研学……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后陶村的村民们看见了强村公司成立后抱团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也看见了蕴藏在其中的增收机会。
今年初,后陶村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步注册“后陶”牌农产品商标,设计了“后来居上,陶遍浙里”的品牌传播语,在整合村级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的同时,借力共建单位,村企合作,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后陶村以及周边村不少农户自产山茶油,但农户单打独斗,不管是销量还是价格上都不占优势。强村公司成立后,积极与共建单位进行对接营销,很快接了一个大单。共建单位中电科第36所在该村订购了2500公斤山茶油。
这个订单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户山茶油滞销问题,还为低收入农户带来一些就业岗位。今年一季度,后陶村山茶油销售额达33万余元。
5月,该公司又接了嘉兴一家单位的茶叶订单。年过六旬的村民章惠明和其他几名低收入农户负责茶叶的包装工作,忙活了6天,每天能赚120元。
后陶村党支部书记吴国华说:“以前,我们觉得不大可能通过农产品销售赚钱。现在成立了强村公司,用公司化的方式来经营农产品,思路更广了。”
最近,该公司开起了微信小店,还尝试了直播卖货。“我们将优选本地农产品,如芋头怪、蜜梨干、果酒、粉干等,让它们以‘后陶’品牌走出去,让村民和集体增收。”
成立半年多来,武义后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除了销售本村及周边村民的农产品之外,还在探索富民增收的其他路子。
6月29日,后陶村迎来了首个研学团队。浙师大初阳学院的40名大学生将在村里停留两个星期,开展研学活动,并进行直播,为当地农产品吆喝。
“这是通过县里帮忙引进的项目,这个项目做起来的话,可以给村里带来可持续性收入,比如研学费用、参与者的食宿费用等,这次游学,学生们就租用了村民章秀花的房子。”吴国华说,通过这次尝试,大家有了底气。“就算100人的团队过来,我们也能接待。”
接下来,在住宿方面,他们考虑村民共建,由村里和公司统筹资源,给符合条件的农户授牌,集中管理,提升接待能力。
另外,基础设施方面,在前期开设陶艺馆的基础上,强村公司已经在规划二期建设,准备打造艺路共富基地、艺路会客厅、后陶民匠劳动美育研学基地等,届时餐饮、住宿、公共厕所、村庄环境等都会跟上。
“有了公司之后,开展经营性行为方便很多,所有收入都进入村集体账户。”吴国华说,在强村公司的带动下,通过自身发力,加上多方助力,后陶村的变化很明显。
以前,后陶村的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每年经营性收入只有4万元左右。今年实现大跨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到8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