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兰州西固区线上线下齐发力 蔬菜稳价保供不用愁

2022-07-22 14:52 中国发展网 周俊宇 王斌

摘要:“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出门不方便,还好社区有蔬菜配送点给我们供应打包蔬菜,我就买点辣椒、芹菜、黄瓜、胡萝卜,价格也比较合理,让我们在疫情期间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西固区一社区居民郭大叔这样说。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周俊宇记者王斌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来,兰州居民响应号召“宅家”,让城市“静”了下来。由于居民出门采购不便,买菜就成了难题。为了让居民吃上新鲜蔬菜,兰州市西固区采取多项举措,“线上+线下”保障居民生活供应,不仅让本地蔬菜畅销,还把新鲜蔬菜端上了市民的餐桌。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出门不方便,还好社区有蔬菜配送点给我们供应打包蔬菜,我就买点辣椒、芹菜、黄瓜、胡萝卜,价格也比较合理,让我们在疫情期间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西固区一社区居民郭大叔这样说。

图为西固陈坪街道福利东路社区的东城小区里,居民正在物资配送点前有序排队购买着自己所需的蔬菜水果

西固各地超市开展“农超对接”,新鲜的本地有机蔬菜源源不断输送保供

在西固区陈坪街道福利东路社区的东城小区里,居民正在小区引入的物资配送点前有序排队购买着自己所需的蔬菜水果。针对小区居民买菜不便的现状,福利东路社区与供应链服务企业联系,在小区内设立便民物资配送点,每天为居民提供新鲜平价的蔬菜瓜果。

“感觉在这儿买菜非常方便,家里正好没菜了,就买点西红柿呀茄子呀,还有鸡蛋啥的,挺好。”居民袁先生说。

而在西固区陈坪街道蓝馨花园社区的便民配送点上记者看到,农户们拉来新鲜采摘的西红柿、菜花、茄子等西固本地出产的有机蔬菜,供居民们有序选购。

“目前我们能够充足地提供日常所需的物品,有肉禽蛋以及20个不同品种的蔬菜,主要以孟家山的有机蔬菜为主,在疫情期间给居民们提供一个正常保供服务。另外呢,我们针对采购不便的社区居民,像伤残老人、孤寡老人,我们每天会提供配送服务,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一位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正常的生活保障。” 蓝馨花园社区负责人介绍。

位于兰州西固区新城镇的青石台村种植着1000多亩的水果蔬菜。当下时节,村民们种植的近200亩桃、杏、西梅等水果陆续进入成熟期。新城镇帮助果农联系到西固区内20多家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农户建立配送点,在保障疫情期间居民物资供应的同时,帮助村民打开了销售渠道。

“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城镇采用两步走打开青石台村、青春村菜农蔬菜瓜果销售渠道。首先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蔬菜进小区的点位,对前往各小区蔬菜配送点的菜农严格进行一扫四查并登记信息,然后利用镇党建联席单位平台,发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帮助农户打开销路。共销售蔬菜瓜果等共近2万斤。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辖区内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确保防疫工作和农产品购销两不误。”西固区新城镇有关负责人介绍。

辣椒、西红柿、豆角、茄子……一大早,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摆满了交易市场。“这段时间有疫情,政府帮助我们联系商贩,把我们的蔬菜销出去,蔬菜没有滞销,价格也普遍理想,我家平均每天能销出去700多斤呢。”西固区张家台村村民高珍谈起自家的蔬菜,一点儿都不愁。

河口镇张家台村是西固区蔬菜重要的主产区。疫情发生以来,张家台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第一时间组织村民把新鲜的蔬菜投放市场,供应到西部市场和超市,现在每日的销售量在五六万斤,能够让周边老百姓吃上放心菜、便宜菜。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保供工作,兰州市西固区靠前服务,压实责任,启动重点保供企业、电商企业及行业协会的工作对接制度。快速整合互联网、供应链及物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要求批发、零售、商超等相关保供企业通过企业APP、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社区团购等方式拓展生活必需品线上业务。甄选确定了线下保供企业和线上保供电商企业名单,开展疫情期间“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

此外,西固区商务局会同西固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保供超市开展“农超对接”,将本地菜农、合作社联系电话发给相关保供企业,实现产地到老百姓家里的直通,不仅助力本地蔬菜内循环销售,减少外采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而且确保了自产蔬菜“不压菜”。同时,对乡街反映的具体问题,及时联系保供企业直接和农户或合作社进行一对一对接,帮助销售。

线上销售也成为了疫情期间蔬菜供应的另一“主力军”。西固区通过11家线上保供电商平台“永辉生活+、邮政优选、多多买菜、华润万家、一冰电商、正大优鲜、虹盛综超、北京华联、兴万象超市、京东商城、众友健康”等,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方式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居民可通过扫码下载线上APP或登录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购物,既实现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蔬菜稳价保供,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