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2022-07-22 10:55 中国发展网 沈贞海

摘要:初次见面,是在久旱降甘霖的一个早晨。个头不高、眼睛不大是对陈训烈的初始印象。头顶一草帽、脚踩解放鞋,耄耋之年的陈训烈腰间系着一把勾刀,这些是上山必备之物。一场急雨过后,他要再去山上看看雨量站设备运行情况。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杨萤萍、记者沈贞海

2022年第二季度“浙江好人”公示期将于7月22日截止,金华市磐安县尚湖雨量站原观测员陈训烈入选“敬业奉献”浙江好人榜。面对这项荣誉,85岁的陈训烈欣慰地笑了,“和荣誉比起来,我更关心这天上的雨。”

初次见面,是在久旱降甘霖的一个早晨。个头不高、眼睛不大是对陈训烈的初始印象。头顶一草帽、脚踩解放鞋,耄耋之年的陈训烈腰间系着一把勾刀,这些是上山必备之物。一场急雨过后,他要再去山上看看雨量站设备运行情况。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金华磐安85岁观测员坚守60年:一辈子都在琢磨雨的“脾气”

出家门、进小巷、过田野、爬小山,一路上,陈训烈回忆起他和雨量站60年间的故事。

1962年春,尚湖雨量站成立。水文站的同志找到陈训烈,想让他担任尚湖雨量站的观测员。每日5次按时测量汇报、每次清晰登记、每月邮寄一次记录表……《委托代办协议书》上,每月10元的工资和全天候、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十分不匹配。干不干?他有点犹豫了。

得知站点处于婺江、曹娥江、椒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源头降水量不仅关系下游千万人民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对下游水利、交通等项目建设至关重要。

“行,可以!”陈训烈在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了字。一份协议书,更是一份承诺书,日日月月年年,他走上了繁琐、细致的测量之路,和雨量就再也分不开了。那一年,他才24岁。

青葱的岁月与青葱的山林为伍。常年和大山、云雨打交道的陈训烈,沉默寡言。但是谈起下雨,只要稍微挑起话题,他就滔滔不绝,讲测量的方法,道识云观雨的经验。

“雨量站大约10个平方米,别看地盘小,这里观测到的数据,60年都没出错过,精准就是观测员的‘王牌’。”置身雨量站,陈训烈挺直了腰板,字字铿锵。业绩固然值得炫耀,不过陈训烈更想反映的,是这句“60年没出错过”背后,雨量站观测工作的辛苦与辛酸。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东北台地开始修建磐安境内最大的水库——五丈岩水库。水库拦截曹娥江支流澄潭江于夹溪上游,这正是陈训烈负责的雨量站的主要辖区。那一年的汛期,陈训烈终生难忘。“万众一心造水库”是当时五丈岩水库修建的真实写照,每天有上万人24小时不停歇修水库,汛期的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和人员安危。

可是,天气变幻莫测,雨的“脾气”更是变化多端。怎么办?“每10分钟测量一次,汇报一次!”上级的命令很短,陈训烈不敢含糊。汛期的雨断断续续,时急时缓。顶着风雨到雨量站测量好,便急忙跑回家中用手摇电话机向上级汇报数据,这样简单的流程,他10分钟就要进行一次。“白天还好,晚上累人,因为这个站就只有我一人。”与风雨赛跑,衣服湿透了,小腿抽筋了,陈训烈咬牙坚持了一个多月。

打雷时被电击滚出好几米远、台风天蹚着半人高的水去发电报、暴雨夜去测量途中迷路……他的每个故事,都是在雨天。陈训烈挽起裤脚,腿上零星有一些疤痕,有新伤,也有旧伤。这些年份不一的伤痕,静静诉说着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

渐渐地,大家都把陈训烈当成了天气预报员。“老陈,要下雨了吧?”“今年冬天会不会有雪呀?”“陈师傅,你眼睛小但是眼神好呀!”……陈训烈听了笑眯眯,说明大家伙都信任他。只有他自己知道,面对无法捉摸的天气,只有用心。每年春节前,他都会参加上级召开的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也几乎每一年,他都会领回一张奖状。一年挨着一年,平平整整地贴在老房子的墙上,“这些奖状,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呀!”后辈们听了,都打心底里佩服。

只有妻子周瑞芬沉默不语,她知道这些奖状意味着什么:每天测量5回、几十年没睡整觉、从不出远门、总是一身泥一身水……周瑞芬嘴上嫌弃,心里却心疼他。耳濡目染,周瑞芬也学会了测雨量。丈夫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她就顶上。通过亲身体验,周瑞芬渐渐理解到了丈夫的执着,量杯虽小,责任重大。

60年风雨路上,尚湖雨量站迁移了4次,雨量员仅陈训烈一人。书桌底下的一个木盒里收纳着陈训烈60年间每一次量雨的数据记录本。有些封面已经泛黄、破损,里面记录的每一次降雨数据都清晰可查。“天气变化多端,想要琢磨透,那是不可能的,这活还得靠勤快、仔细。”

2019年,尚湖雨量站安装了水雨情智能遥测系统,人工测量步骤得以简化,测量频次也从一天5次减少到一天2次。陈训烈轻松了不少。

今年3月,水雨情智能遥测系统升级,实现了全自动测量。陈训烈彻底“失业”了。“失业”的这段时间,每天早上7点半,他还是忍不住再去看看。考虑到陈训烈身体硬朗,工作热情高,县有关部门把尚湖雨量站的钥匙交给了他,由他负责这里的日常管护。

去雨量站的路,他走了无数次,可每一次去,都心潮澎湃。回首这一生的“风雨”事业,陈训烈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