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濮阳市范县:念好人才“四字诀” 助力县域新高地

2022-07-05 14:07 中国发展网 李红忠、孟庆美

摘要:近日,雨后的范县化工产业园区知名企业盛源集团负责人、濮阳市优秀创新人才代表王息辰说:“荣誉重逾千钧,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范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雨后的范县化工产业园区知名企业盛源集团负责人、濮阳市优秀创新人才代表王息辰说:“荣誉重逾千钧,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范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王息辰及其经营的盛源集团,是近年来范县凭借人才优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范县积极践行“创新强县、产业强县、文化强县、生态强县、和美范县”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统筹“引育用服”全链条,念好聚、育、用、留“四字诀”,打造人才集聚县域新高地。

政治引领,汇“聚”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力量。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范县“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范县招商引资考核暂行办法》,优化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实施2022年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引进各类优秀青年人才246名。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招聘,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123名,教育系统计划公开招聘教师50名。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26名县级领导和52名专家人才结成联系对子,推选各级党代表57名、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85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让有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

拓宽渠道,培“育”人才。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技能人才倍增计划,深化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战略合作,用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6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4万余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000余人。实施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选拔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62人,回引在外人才107人,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100余人。用好科技服务团队和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指导、培养乡村科技人才。创设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和名中医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梯队培养推进技艺传承提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三支一扶”和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发掘培育高技能、高素质农民,为乡村发展强筋健骨、输血造血。

产才融合,善“用”人才。立足新型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突出“急需实用”“高精尖缺”导向,围绕聚碳新材料科技园产业图谱,积极探索“项目+人才”新模式,以产业链吸引人才链,以人才链反哺产业链。实施百名人才下基层行动,选派100余名专家人才组成教育教学、医疗卫生、产业发展“三大指导员”和农业、文化、科普“三大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帮扶活动,服务群众4300余人次。出台《范县支持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八条措施》,积极打造、做优做强科创平台,以优良平台集聚企业高端人才。范县现有1人入选中原“千人计划”,3个人才团队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濮阳市优秀创新人才团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

保障到位,“留”住人才。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积极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研究出台高学历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对留在范县创业的博士、硕士、学士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8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助,对企业人才实行博士1.8万元/年、硕士1.2万元/年、学士0.96万元/年的人才补贴政策。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为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申报专项奖励。2021年,范县获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奖励1个,成功申报“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个。落实市“1+14”人才政策,列支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强化对人才职称评定、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在全县营造了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李红忠、孟庆美)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