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三地携手合作齐努力 绿色发展添彩大湾区

2022-07-02 15:2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白雪
香港回归 绿色发展

摘要:近年来,绿色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日益凸显,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的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

编者按:1997年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25周年。25年沧海桑田,香港不断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舞台,香港正在谱写“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新篇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本报记者 | 白雪

大气污染治理让天空变得更蓝了,能源结构优化让清洁能源的使用更多了,低碳生活的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变成了超级时尚。近年来,绿色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日益凸显,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的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一幅以生态为底的绿色发展画卷,正由区内各地拿起画笔描绘而成。

 在香港尖沙咀天星码头,天星小轮载着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标志的旗帜在维港航行。新华社

在香港尖沙咀天星码头,天星小轮载着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标志的旗帜在维港航行。新华社

大气污染联防联治

香港环境保护署在今年初表示,2021年香港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是过去10年来最好。比起过去的10年,2021年香港整体空气质量改善,一般监测站录得的空气污染物减少32%~62%不等。

与数据相比,来自于市民们的感受则更为真实。201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的刘先生选择回到家乡香港,“回到香港的这10年,能够感受到蓝天白云越来越多,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他告诉本报记者,刚回香港的时候还总是会和北京、天津的朋友比哪里的雾霾更严重一些呢,现在呼吸也变得顺畅,心情都变好了。

香港空气质量的持续向好,得益于香港特区政府为治理空气污染所付出的努力。

据了解,香港正面对两类空气污染问题,即路边空气污染和区域性的烟雾问题。路边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商业车辆的废气;而区域性的烟雾问题则是由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的车辆、船舶、工业及发电厂排放的污染物引起。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本地空气污染和区域性的烟雾问题。主要包括在香港实施多项措施,以管制车辆、船舶、发电厂及工商作业程序排放的空气污染物。同时与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落实联合计划以解决区域性的烟雾问题。

谈及合作,事实上,空气污染治理是大湾区携手合作较早的领域。2003~2005年,粤港就合作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并与国际接轨的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2014年9月,粤港澳三地签署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合作协议书。2018年11月,暨南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签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环境合作框架协议》,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实验室筹建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年多来,三地合作持续深化,空气质量越来越好。2022年,《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大湾区空气质量改善先行示范区。在处理区域臭氧方面,粤港澳三地政府已开展了为期3年的《大湾区光化学臭氧污染及区域和跨区域传输特征研究》。

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空气质量变好的同时,大湾区还在不断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供应,优化能源结构。目前,大湾区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正在建立,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取得积极进展。

香港环境保护署表示,按照2021年10月公布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所述,尽力克服香港地理环境的限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香港通过促进本地可再生能源项目、区域合作和共同投资等,力争在2035年或之前把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燃料组合中所占比例提升至7.5%~10%,往后进一步提升至15%。

比如在太阳能方面,为探讨在水塘安装浮动太阳能板系统做发电用途的潜力,香港水务署已在石壁水塘、船湾淡水湖和大榄涌水塘各安装发电容量为100千瓦的浮动太阳能发电系统;而渠务署则分阶段在昂船洲污水处理厂占地大约3万平方米的弧形沉淀池盖上,安装高发电效率的柔韧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厂房提供电力供应。

广宁浪江抽水蓄能项目是广东肇庆今年重点推进的绿色能源项目之一,预计建成后每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45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万吨。据肇庆市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肇庆市拟投资约1000亿元建设164个绿色能源项目,全力保障绿色能源供应,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基地。

佛山是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用广东城市群的牵头城市。作为佛山氢能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佛山市南海区目前已经聚集了100多家氢能企业、机构,氢能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

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香港更是明确致力争取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国内双向交流的‘超级联络人’,有义务也有优势为国家低碳发展提供绿色融资支持。”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远东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邱达昌表示,香港应建设绿色金融中心,丰富香港与内地绿色跨境金融产品,同时建立香港碳交易平台,构建全球性的自愿减排项目碳资产交易和管理中心。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据了解,2015~2020年,累计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超过380亿美元,发行机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2021年在香港安排及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额达到313亿美元。

绿色债券备受欢迎,其他绿色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相关立法也为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拓宽了融资渠道。

在深圳,诞生了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同时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该《条例》出台后,可以让海外资本通过新规,从香港更加顺畅地流入深圳本地的资本市场,这对两地金融机构之间的互通,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经管学院执行副院长张博辉看来,《条例》的出台还可以促使深圳金融机构在为本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时候,鼓励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往绿色发展上转型。

为实现“双碳”目标,区域携手合作也必不可少。3月24日,广东省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碳交所)宣布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碳金融领域的合作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与企业相比,每个人的碳排放量虽然小,汇聚起来则不容小觑。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作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众自觉自愿加入其中,“衣食住行皆低碳”渐成时尚。

“打开低碳生活计算器,就可以评估过去一年在衣食住行四方面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刘先生告诉本报记者,这个计算器还可以让市民们了解如何减少碳排放,推动我们日常行为的改变,践行低碳生活。

在“低碳星球”小程序中,每一次绿色出行,都将为这颗可不断进化的“低碳智能星球”提供养分,为全面减碳贡献力量。生活在深圳的王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已经很少开车出门了,为了让“星球”不断解锁新的主题形态,他更愿意选择绿色出行。

责任编辑:蔡若愚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