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下树立“整体安全观” 打造中国企业“出海”工作范式
--来自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的报道
摘要:6月28日,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在京举行。与会官员、专家学者表示,不论有多大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不会停下来。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国企业必须树立对外投资合作的整体安全观,打造中国企业“出海”的工作范式,切实维护自身的海外权益。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晓涛报道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交织叠加,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加脆弱,为各国发展蒙上阴影。危机会带来失序,也会催生变革,关键取决于如何应对。
6月28日,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在京举行。与会官员、专家学者表示,不论有多大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不会停下来。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国企业必须树立对外投资合作的整体安全观,打造中国企业“出海”的工作范式,切实维护自身的海外权益。
团结携手谋安全
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大变局,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不是短期行为,而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模式的客观要求,是开展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路径,是参与产业链供应链中上游分工并保持稳定的不二选择。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席沈开涛在发布会上说,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境外安全风险防控要坚持可预测、可防控、可持续,中国企业必须树立对外投资合作的“整体安全观”。
中国古语说“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在沈开涛看来,整体安全观就是企业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的基本方略,确保企业走出去之后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关切,坚持可预测、可防控、可持续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和投资利益保护。比如,要兼顾短期风险与中长期风险;要统筹维护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要着力贯通国际规则与国内规制;要平衡企业自身安全与供应链安全。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注意四点:一要积极利用国际资源,补充国内供应链短板,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体系;二要加强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了解和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健全企业风险防范体系等;三要合作共赢,要有益于东道国发展,促进当地人就业,主动开展绿色投资等;四要履行社会责任要跟业务所在国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发布会秘书长原越表示,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发布会以范式的方式提示“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树立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新观念,恪守两个风险基本原则,并压实三大风险责任体系,落地四项风险防控工作。
据了解,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安全防范问题,发布会期间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境外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范式》指出,中国企业在巩固现有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应对长周期风险,加强对“泛安全化”的风险研究,主动防范区域供应链风险,科学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对境外新增投资项目要更审慎,要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对境外已投资项目要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秘书长贾辉在发布会上建议,中国企业应当探索建立境外项目风险的全天候预警评估综合服务平台,及时预警、定期评估。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反恐、安全保障等机制的协同协作。
扬帆破浪启新程
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已有4万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于全球的188个国家及地区。我国每年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达1300亿美元左右,位居世界第二。
在这一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企业不得不思考自身走向国际化的道路要如何调整。此外,外部环境也对中国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遵守国际商贸规则、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在给发布会的贺信中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胆有识,还要用科学前瞻的思维来有效地应对未来复杂且不确定的风险,提升知风险、防风险、抗风险的综合能力。
对于企业如何树立对外投资合作的整体安全观,沈开涛建议,企业首先要有对外投资合作安全的大格局;其次,企业要有合作共赢的风险防控思维;最后,企业要有依托政府公共服务的理念。
落实风险防控制度,要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管理责任。对此,沈开涛分析认为,企业的主体责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利用国际资源,补充国内供应链短板,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体系;二是加强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了解和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健全企业风险防范体系等;三是合作共赢,要有益于东道国发展,促进当地人就业,主动开展绿色投资等。
对于政府部门的管理责任,与会嘉宾则表示,一要动态研判局势,精准制定相关政策和要求,有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有效落实风险防范工作;二要借助市场力量和资源,促进更高水平的建设投资,构建风险防控公共服务体系,发挥规范市场与服务企业的基础作用;三要支持和培育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指导平台更好地构建全球化的生态服务圈,满足广大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服务需求。
调查显示,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企业的认可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王立平在发布会期间举行的“境外园区与民营企业面对面”活动上表示,中国企业赴泰国投资近一半投资额落在泰中罗勇工业园,累计产值超过220亿美元,超过90%的入园企业盈利,已有超过200家中国企业入驻,该园区已成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甚至东盟最大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期盼更多中国企业能够深度挖掘中泰经贸合作潜力,促进对泰投资。
风险版图指方向
中国企业如何化解“走出去”风险挑战、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期间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版图”,从综合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营商风险、安全风险、旅行风险、卫生风险等多个维度提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主要风险。
比如,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亚洲版图指出,东亚、西亚、南亚等区域营商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仍需防范外部因素的持续干扰。
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欧洲版图指出,俄乌冲突催化地区国家对外经济政策泛安全化抬头,对外经贸合作投资审查力度更加严苛,总体营商环境风险升高。但中欧经贸合作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合作前景仍可谨慎期待。
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公共卫生风险版图则提醒,3年来,新冠肺炎病毒变异迭代、疫苗接种总体迟缓、全球疫情此起彼伏,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全球供应链安全乃至全球经济恢复的拖累仍将持续,进一步加剧了2022年全球公共卫生风险。中国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区域性传染病风险,预防疾病感染、扩散。
在谈及“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版图”时,沈开涛建议,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要着力化解当下的短期风险,更要放眼对外投资合作的中长期大环境,未雨绸缪,做好安全风险的防范规划,维持对外投资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把维护自身安全与海外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挂钩,与上下游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挂钩,创造安全可靠的运营环境。
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秘书长戚凯教授也表示,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风险变化是动态,企业家们要客观看待、理性应对,方能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王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