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内蒙古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出炉”

2022-06-27 18:24 中国发展网 义博 喜文 者梁喜俊报道

摘要: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制定地方标准20多项等荣誉。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中,为甜菜产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义博 喜文 者梁喜俊报道

6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来自内蒙古医疗、地矿、航天、农业、乳业领域的5名代表出席发布会并讲述自己科研的故事。

据了解,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科技厅、国防科工办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宣传活动。经组织推荐、专家评选、社会公示等程序,遴选出了王强等20名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

发布会上,从事数字骨科相关研究18载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称,在国内我首次将人体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三维重建、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技术相结合,针对骨科常用内固定置入物的定位、定向等问题设计出一系列导航模板,为此类手术提供了个性化、简单化、精准化的方法。

同时,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并推广数字医学的应用,建立自治区首个数字医学中心,成立了“内蒙古数字转化医学学会”,立足符合骨科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需求,研究以精准骨科和微创手术机器人为核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架构,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无遮挡骨科手术机器人。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省级科技一等奖2项和内蒙古“草原英才”等荣誉。

从事地质矿产工作30余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张彤表示,30多年来,从野外地质调查到地质报告编写,从地质图编制到数据库建设,尤其是通过历时8年完成的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及又一个历时8年完成的内蒙古矿产地质志的编撰工作,完成的项目成果全面反映了自治区矿产全貌及成矿规律,提升了自治区矿产地质科学研究水平,为新时期找矿工作提供科学理论支撑。为此,先后获得了2015年国土资源部先进个人、2017年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2020年自治区劳动模范等殊荣。

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六所某重点项目主任研究师詹发禄介绍,我2005年兰州大学毕业后同年7月进入六院四十六所工作,也是四十六所招聘的第一个博士。工作17年来,我一直研究的是固体火箭燃料,就是一种燃烧后能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可燃材料,这种高温高压气体是固体火箭的动力。由于单位一贯支持,我研究工作相对顺利,先后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还获得6项国防专利。

詹发禄看来,自己被评为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得益于单位的推荐,更得益于自治区科协的认可,这个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我们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也是对六院、对四十六所和我们攻关团队的认可。

拥有内蒙古草原英才创新团队—“甜菜提质增效绿色栽培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国家科技特派团甜菜产业组主要成员等多项殊荣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郭晓霞称介绍,我主要从事甜菜抗逆栽培与甜菜耕地土壤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科技计划、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7项;参加国际国内科研项目20余项。集成4项华北区甜菜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筛选出适宜华北区甜菜种植的大中小型机械8种;研制甜菜专用抗重茬剂1种、甜菜生物有机肥1种和甜菜高效专用复合肥1种。

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制定地方标准20多项等荣誉。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中,为甜菜产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表示,我2001年毕业后,同年到内蒙古大学攻读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博格日勒图教授进行蒙药化学方面的研究。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该实验室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2005年挂牌成立的,是自治区第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自此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张和平老师辛勤指导下,从事乳酸菌与乳制品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至今已有18年。在这18年我从一名助理研究员成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草原英才,自治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起草地方标准11项,也成为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负责人。

在陈永福看来,我的成长离不开恩师张和平老师及重点实验室的栽培。在这18年间,我们团队从刚开始的三四个人到现在的工作人员近30人、研究生今年突破200人的一个大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科技厅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相继建设了13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展成乳酸菌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团队。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