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联社荣获2022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
摘要:截止2021年末,该社存、贷款总量和市场份额均居全区同业首位,连续五年蝉联全区纳税第一大户,荣获全省农信系统2021年度“经营管理十强行社”,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服务业十强企业”。
当好县域金融“主力军” 答好为民服务“满意卷”
近日,福建省总工会印发了《关于表彰2022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和福建省工人(五一)先锋号的决定》,永定联社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获此殊荣,是对永定联社秉持“金融为民”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三大主力军作用,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肯定和鞭策。
近年来,面对疫情反复、经济下行、竞争加剧的多重挑战及考验,永定联社始终坚持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获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截止2021年末,该社存、贷款总量和市场份额均居全区同业首位,连续五年蝉联全区纳税第一大户,荣获全省农信系统2021年度“经营管理十强行社”,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服务业十强企业”。
党建引领强赋能
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聚力融合共建,激活“红色引擎”
积极与供销社、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工信科技局、商务局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持续壮大党建“朋友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一方面,深入践行“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派出99名金融助理进驻全区281个行政村(居)开展驻村服务,同时在全区24个乡镇布设34个传统物理网点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便民服务点与益农信息社的功能作用,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点285个,并创建了全区首家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示范点——“福农驿站”;另一方面,依托整村授信和信用工程建设为抓手,进村入户为村民建档立卡、评级授信,截止2022年5月末,完成精准建档53708户,有贷款余额户数50242户,贷款覆盖面达57.2%,居全省农信系统第5名,创建信用乡(镇)14个、信用村188个,全面实现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的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和获得率。
打造移动支部,释放“红色动能”
推行“一个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的便民服务模式,下辖13个党支部以信用社为单位分为32个普惠金融服务队,让党支部跟着金融服务“安营扎寨”,将支部阵地建在了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各服务队成员成为金融服务“店小二”,充分发扬“挎包银行”精神,将党支部活动搬到百姓宣传宣讲、客户调研走访、普惠金融夜校等现场中,借助“e挎包”移动终端平台实现服务宣传咨询、产品营销推广、客户信息采集、电银业务办理“现场清”,将信用社的“三尺柜台”延伸到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了“百姓银行”的服务温度。
服务县域促发展
贡献更多、作为更大
立足支农支小,助推乡村振兴
一方面,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布局,把调整信贷结构和引领产业转型有机结合,紧盯“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推出普惠金融卡、惠林卡、乡村旅游贷、电商贷等信贷产品,大力支持文化旅游、林下经济、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并以“农e贷”为抓手,逐步将线下贷款向线上迁移,让农户获得贷款步入“快车道”,截止2022年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7.25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78.26%,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做好对接、做实授信、做新产品、做优服务,在授信金额、期限、利率和担保条件上给予优惠,先后推出无间贷、小微宝、万通宝、青创卡、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信贷产品,并在全省首推“码商贷”、“码摊贷”,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为小微企业“输血造氧”,截止2022年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23亿元。
深化创新驱动,提升服务水平
一方面,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及产业特点,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如为培育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推出“福芋贷”、“福戟贷”;为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推出“福运贷”;为解决农户购买农用机械设备资金不足问题,推出“福机贷”;针对脱贫不稳定户及边缘农户,推出“防贫贷”;为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在全市首推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福股贷”,并依托省联社科技力量,开发“永定区资源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推动股权质押登记线上化,实现“一站式”高效服务,全力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其中,“福股贷”这一服务模式荣获“第五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优秀案例”奖,截止2022年5月末,累计发放“福股贷”427笔,金额2010万元。另一方面,不断丰富线下智慧场景建设,大力拓展线上校园缴费、智慧医院、智慧商超、智慧物业等智慧场景项目,并在全市银行业推出首家远程银行,实现业务办理全流程“无接触”线上操作,突破服务限制,延伸服务触角。
履行责任勇担当
形象更优、口碑更佳
积极纾困解难,助力复工复产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推出“抗疫贷”“战疫同心贷”“战疫支农贷”等系列抗疫信贷产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实行“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并通过调整还款周期、无还本续贷、增加授信额度、免收罚息等方式,帮助客户降低疫情灾害影响,同时指定专人专岗负责“金服云”平台及纾困贷款工作,全力护航企业复工复产。截止2022年5月末,累计发放纾困贷款285户、金额4.6亿元。
倾力服务民生,彰显农信担当
始终秉持“回馈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加大对民生、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疫情期间,广泛发动和组织职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并先后向市、区红十字会捐赠46万元和2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大力支持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先后赞助和协办福建省“全民健身百村行”(永定站)、永定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永定区“农信之夜”新年音乐会等大型文体活动。依托基层农信社普惠金融工作站设立了3家创业就业金融服务中心,搭建起全区企业招聘信息平台,有效纾解下岗失业、返乡务工、高校毕业等富余人员就业、创业困难。扎实做好第三代社保卡换发工作,截止2022年5月末,累计换发第三代社保卡28.52万张,换卡率居全市农信系统首位。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截止2022年5月末,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7896万元,占全区生源地助学贷款总量的92%,累计向154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福万通慈善基金”77万元,并依托区关工委工作平台专门成立“农信助学金”用于资助困难学子。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