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发展兼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摘要:今年1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宣布发现武夷林蛙、无凹带蜉金龟等6种新物种,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纪录再次刷新,记录野生动物达7407种、高等植物达2799种。
本报记者 | 田新元
“平生饱识佳山水,直作东南第一看。”走过万水千山之后,南宋诗人喻良能把“东南第一看”的殊荣留给了武夷山。武夷山具有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最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名扬中外,被誉为“昆虫世界”“鸟的天堂”“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等。
2021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围绕建设“文化与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生物多样性纪录不断刷新
喻良能的眼光不错,武夷山是块宝地。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陈威介绍,武夷山国家公园整合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光倒刺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种类型保护地,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保护地。
华东屋脊——黄岗山。黄海/摄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探索建立地役权保护管理机制,通过合理补偿的方式,让社会得绿、林农得利。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今年1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宣布发现武夷林蛙、无凹带蜉金龟等6种新物种,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纪录再次刷新,记录野生动物达7407种、高等植物达2799种。
武夷山是东南动植物宝库。武夷山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众多古老孑遗物种的避难所、集中分布地、物种基因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
武夷山海拔高差悬殊,植被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基本囊括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所有植被类型,群落镶嵌现象明显。以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浙闽沿海东南山地最具代表性,以及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武夷山国家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以保护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为突破口,武夷山在全国率先全面、系统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探索和创新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国家公园管护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双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改革,武夷山国家公园形成了“用10%面积的生态产业发展,换取90%面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模式,促进了保护与发展共赢,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天然商品乔木林停伐管护补助……武夷山国家公园通过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促进了当地生态修复。通过卫星遥感综合测算,园区内植被长势指数由2016年的0.69提高至2021年的0.76,这表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真正激活了“绿色不动产”。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日前在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主场活动致辞时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使用并公平合理分享惠益,将使我们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目标更近一步。而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样本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为世界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没有生物多样性,我们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无法解决气候变化、健康、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等所带来的急迫挑战。而以武夷山为样本的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正是在探索更科学的生态保护、更高效的开发利用和更精准的产业发展,通过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为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创建行政管理新体制
“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新纳入江西片区279平方公里。”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林雅秋说,抓紧组织编制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既是《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方案》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国家公园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武夷山国家公园将进一步继续完善跨省协作联动机制,全面加强武夷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形成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强大合力。
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实施。
体制试点期间,当时江西并未纳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因此成立了闽赣两省联合保护委员会,由两省林业局局长共同担任主任,按照“一个目标、三个共同(共建、共管、共享)”的协作管理模式,着重从“联合保护、联合宣传、联合科研、联合执法、联合创建”等五个“联合”上强化跨省协作,在探索推进保护地整合、推动武夷山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
武夷山国家公园坚持优化整合,创建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构建“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整合组建由福建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执法支队和科研监测中心两个直属单位。在涉及的6个主要乡镇分别设立国家公园管理站,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同时,成立6个执法大队,与管理站合署办公,形成管理局与属地政府分工合作、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
试点改革后,实现了“三大转变”。管理体制上,通过机构整合,建立“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机构,实现了管理体制由分散、多头、低效管理向统一、垂直、高效管理转变;职责分工上,通过厘清管理局、所在地政府、省直有关部门权责,理顺职能,实现了管理职责由模糊不清、交叉重叠向权责清晰、协同配合转变;资源管护上,通过统一确权登记、统一保护管理、强化跨省协作,实现了资源管理由多层级、多主体向一体管理、联合管护转变。
武夷山国家公园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工作主要是福建在开展,而正式设立后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涉及福建、江西两省,如何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武夷山国家公园跨省管理机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目前,正积极配合制定福建片区管理机构设置建议方案,积极与中编办沟通,争取将管理机构设置为副厅级、建立“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妥善划转国家公园执法支队人员,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创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近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坳头村村委会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签订《武夷山国家公园毛竹林地役权管理合同》。合同约定,坳头村竹农不再采伐村集体的1万多亩毛竹,竹农每亩每年可领取118元生态补偿金。
所谓地役权,指按照合同约定,利用或限制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去年年底,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全省率先启动自然保护地地役权管理试点,坳头村成为“首吃螃蟹者”。
“毛竹林的林地、林木权属不变,我们则获得毛竹林的经营管理权。”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部部长廖传平介绍,加上原有的每亩每年22元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坳头村竹农每亩每年可获得140元生态补偿金。这意味着1万多亩竹林每年可让坳头村竹农获得固定收入142.8万元。
毛竹林地役权管理改革试点是武夷山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
武夷山国家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加大生态补偿,提高群众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相协调。
据悉,《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办法(试行)》设定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天然商品乔木林停伐管护补助、林权所有者补偿等共11项生态补偿内容。其中,对试点区内133.7万亩生态公益林,按照每年每亩32元的标准给予补偿,比园区外的其他生态公益林增加了9元;对5.41万亩天然林,按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给予停伐补助;对1.08万亩集体人工商品林参照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标准予以管控补偿,切实保障社区居民利益。
在林农自愿的前提下,对重点生态区位非国有商品林进行赎买,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目前已完成商品林赎买3866亩,有效实现了“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通过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破解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林农增收的矛盾,武夷山国家公园初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武夷山国家公园还通过强化产业准入,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带动周边社区绿色发展,形成和谐共赢新格局。一方面,提升生态旅游品质,实现生态成果与旅游收益共享。创新森林景观补偿,实行景观资源山林所有权、使用管理权“两权分离”管理,对7.76万亩原景区集体山林进行补偿,并与旅游收入建立联动递增机制,平均每年给村民“分红”300余万元。另一方面,打造生态茶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在控制茶园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园企联建无偿提供珍贵树种苗木,鼓励和支持茶企、茶农高标准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基地4000多亩,引导茶农不断提升茶叶品质,推进生态茶业可持续发展。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17年以来,中央及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资金21.18亿元。“十四五”期间,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入库项目5个,投资估算约1.65亿元,为国家公园建设和地方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保护第一、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国家公园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社区群众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武夷山国家公园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武夷山国家公园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标《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方案》,围绕建设“文化与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目标,突出自然和人文兼备、保护和发展兼容、全民和集体兼顾、科研和游憩兼具,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力争在国内走前列作表率。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