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能人与众不同的人生“词典”
摘要:欧阳云根据欧阳江勇做农活手艺不错的特点,建议他自己种西瓜,由基地提供瓜苗、肥料、农药等,用欧阳云的话来说:“看见他们家的情况,想拉他一把。”
中国发展网讯 虽然也算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可2015年前,欧阳云基本没怎么干过农活,开鞭炮手工作坊、大米加工厂,当妇女主任,开办合作社,开音乐餐厅……无论干哪一行,是哪一种身份,她都做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年过半百后,她居然荣获了一项发明专利,当上了萍乡市党代表、创业致富带头人,获得了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由她担任董事长的江西武功鑫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西瓜、甜瓜嫁接苗,嫁接培植西瓜、水果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甜瓜等幼苗,不仅畅销当地,还占据了江西省一大半市场,打入了湖南、湖北、浙江等市场,吸纳数十名当地农家妇女就业,其中有二十多个脱贫户,给他们的小康梦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在菜地里采摘蔬菜的农妇
“词典”重点词:不抛弃不放弃
欧阳云本是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人,1993年嫁到宣风镇吐霞村。1994年鞭炮行业大行其道时,周边大厂小厂“遍地开花”。她和丈夫瞅准时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了家小型鞭炮厂,由于用心经营,厂子效益还不错。
2001年,她被村民选为妇女主任,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村干部生涯。
2015年,有人拉欧阳云“入伙”种植麒麟西瓜,从这年起,她正式跨入农业这行。
2018年11月,位于宣风镇的基地因为经营不善等种种原因倒闭,还欠了一百多万贷款。9个合伙人也因此解散,留下个“烂摊子”等人收拾。
欧阳云仔细复盘失败的原因,合伙人太多,每个人想法不同,正所谓“一条船上掌舵的人太多,这条船就很容易翻船。”
怎么办?在欧阳云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她牙一咬,决定一个人扛下所有债务,接手这个烂摊子,从零开始。
▲育苗基地嫁接好的瓜苗
那年,育苗基地开始生产,基地安排人去浙江学习育苗、嫁接技术,空手而回。第二次再派人去学习,不信邪的欧阳云自告奋勇跟着一起去。“每天师傅干什么我也干什么,免费做劳动力,晚上师傅要去观察嫁接苗的时候我也跟着起床,学习新东西,除了要用心,更要‘耐得了烦’。”
花费五六万元学了八天,回到基地后,其他人没学会,只有“门外汉”欧阳云得到了“真传”。但她没有满足于此,后来又前往湖南、安徽等地去学习观摩。
现在,基地年种植各种时令蔬菜百亩,年产量50万斤,而且都是绿色无公害,有机肥种植,人工除草,不添加任何激素。
“词典”关键词:好学敢想敢做
书读得太少一直是欧阳云心底长存的缺憾。2004年,32岁的她开始不脱产在萍乡电大读书,学习计算机、工商管理专业。“那时班上就我一个农村的,而且我年龄最大,有的同学足足比我小10多岁,都管我叫姐。”
学校有专门的电脑室,为了用电脑,她每天晚上都住在学校。就这样,一星期有三天下午在教室上课,星期三、星期五下午不上课,她便会赶回村委会,完成工作后再从芦溪返回萍乡,第二天上午又赶回村委会。两年的风雨兼程,让她瘦得只有八十多斤。回忆当时的坚持,她觉得很值得也有点小“得意”:“像我这样五十岁的农村妇女,能把电脑用得溜溜转的没几个,都得益于当时的苦学。”
2006年从萍乡电大毕业后,她咬咬牙买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脑,没网线又咬咬牙买了网络专线。
▲欧阳云演示如何嫁接瓜苗
提起当年是如何成功“偷师”学艺并活学活用,欧阳云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想着幼苗被切开嫁接,就好像我们人做手术,我们做手术需要消毒才不会感染,那这一点对嫁接的幼苗是否适用呢?”敢想敢做,欧阳云立马着手在网上搜寻消毒液配比,经过多次实验后,配置出了适用于幼苗的营养液,嫁接好后放在营养液中浸泡,成活率大大提高。“师傅那里最好的成活率是92%左右,我自己嫁接的成活率有99.8%!”后来,县农业局的局长找到她:“欧阳云,你这个可以去申请专利,一定会成功的。”就这样,这个原是农业“门外汉”的女能人,在2019年获得了《一种提高工厂化大棚西瓜苗嫁接育苗成活率的方法》的发明专利。
“词典”高频率词:扶贫助学
“如果想发展的话,不读书是会脱轨的。”欧阳云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2015年开始,欧阳云就以个人名义帮助困难学生,只要是当地家境贫困学生高考成绩在二本以上,她就自掏腰包奖励两千元,她对那些孩子说,“只要你努力,学习上生活上有啥困难,我会尽最大力量帮你。”目前,她已资助过近20名困难学生。
对孩子如此,对本村家境不好的村民,她也同样如此。身为党员,她时刻关注着家乡的乡村振兴,主动为本村的脱贫户安排在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扶上马再送一程。基地聘请的三四十名员工基本上都是宣风镇本地的,其中有二十几个脱贫户,每年发放工资约一百多万元。
▲欧阳云与欧阳江勇查看蔬菜长势情况
欧阳江勇因为车祸致肢体残疾,妻子腿脚也不太方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前几乎没有额外的收入。欧阳云根据欧阳江勇做农活手艺不错的特点,建议他自己种西瓜,由基地提供瓜苗、肥料、农药等,用欧阳云的话来说:“看见他们家的情况,想拉他一把。”
种西瓜第一年赚了2万元,欧阳江勇立马把本钱还给了欧阳云,后来他又租了九十亩地,除了白天上班时间在基地工作,夫妻俩再利用早晚的时间在地里忙碌:“董事长给我提供肥料、瓜苗,种出来的瓜还帮我售卖,瓜田需要帮手时,董事长把自己的事情丢下带人去我那里帮我。”说起欧阳云,欧阳江勇眼里满是感激。
▲大包小包蔬菜被送出大棚
村里有七八户村民也像欧阳江勇那样自己种植西瓜,通过劳动脱贫致富。“在农村有很多女同胞常呆在家里打牌,有了欧阳江勇这个例子,我一直给她们灌输这个理念,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改变命运,为乡村振兴献出微薄之力。”望着穿梭在基地的菜地里采摘蔬菜的农妇,欧阳云绽放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双萍 吴倩文 黄海燕)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