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蔬菜滞销菜农愁 爱心采购解民忧
摘要:得到扶贫合作社蔬菜滞销的信息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区统战部(社会扶贫办)和乡村振兴局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迅速组织各驻村工作队对扶贫合作社蔬菜种植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并及时汇总疫情影响滞销蔬菜的种类、数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艳艳 记者范纪安报道 2022年1月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扶贫合作社正在上市的新鲜蔬菜出现滞销,总量达15万斤,价值21万元。如果不能在春节前这个销售“黄金期”将这些新鲜蔬菜销售出去,脱贫群众辛苦一季的劳动果实将付之东流,想通过种植蔬菜丰产增收的愿望将彻底破灭。
高度重视,摸清掌控滞销实情
得到扶贫合作社蔬菜滞销的信息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区统战部(社会扶贫办)和乡村振兴局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迅速组织各驻村工作队对扶贫合作社蔬菜种植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并及时汇总疫情影响滞销蔬菜的种类、数量。经过排查测算,受本次疫情影响滞销的蔬菜有芹菜9万斤、小青菜6万斤,合计15万斤,总价值达21万元。
紧急动员,迅速安排部署
面对15万斤的滞销蔬菜,示范区发出了“决不能让脱贫群众辛辛苦苦种植的大棚蔬菜因疫情而滞销”的动员令。由区统战部(社会扶贫办)牵头,乡村振兴局全力配合,汇聚各方力量,实施内外联动,采取爱心采购的方式,力争将脱贫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区巩固脱贫成果交流群、区巩固脱贫成果行业部门群、区责任组工作队群迅速发出通知,倡导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积极采购滞销蔬菜,对脱贫群众遇到的困难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一时间,爱心采购示范区脱贫群众滞销蔬菜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力量,一场传递爱心采购滞销蔬菜的活动徐徐拉开帷幕。
内外联动,打好促销“组合拳”
围绕销售15万斤的既定目标,示范区统战部(社会扶贫办)、乡村振兴局一是发动机关干部率先行动。示范区总工会、机关事务管理局、信访局等单位发挥头雁效应,于1月5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购买滞销蔬菜2000余斤,扶稳“菜篮子”、保障“菜园子”。二是各乡场办事处聚众发力。仅水稻乡、杏花营农场、杏花营办事处1月12—13日2天时间内就从扶贫合作社采购“爱心蔬菜”5000余斤,配送至辖区疫情居家隔离群众家中,送上了党委、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爱。三是爱心企业再掀高潮。区统战部(社会扶贫办)、工商联联合12家爱心企业,于1月12日开展消费扶贫订购活动。仅活动当日就现场购买扶贫大棚蔬菜2.8万斤,彰显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慈善总会倾情相助。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1月16日区慈善总会拨付善款13.2万元,委托区应急局购买蔬菜10万斤,配送疫情隔离防控人员,惠及群众5000余人,演绎了一场“疫情无情、人间大爱”的鲜活情景剧。
统筹调度,推动疫情防控与促销双赢
区统战部(社会扶贫办)、乡村振兴局、扶贫合作社三方配合,统筹调度。一是精准对接。积极与区疫情指挥部联系,及时掌握每个社区隔离人员数量,做好蔬菜各类、数量安排计划。二是有序调配。根据社区的具体要求,将隔离人员的需求及时反馈扶贫合作社进行收割、分装,确保质优量足。三是迅速送达。根据隔离群众的订单需求,扶贫合作社及时组织人员将配送蔬菜送至社区,由社区工作人员将蔬菜免费发放到隔离群众家中,切实解决好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滞销蔬菜的销售,达到双赢效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之下,从1月5日的第一次采购到1月21日的全部销售完毕,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示范区所有扶贫合作社滞销蔬菜被采购一空,彻底解决了扶贫大棚蔬菜的滞销难题,实现了疫情阴霾下脱贫群众的丰产增收,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有力提升了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