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关于进一步从独居、失独、失能、失智老人实际困难出发建立城市老龄服务体系的若干建议

2022-01-07 15:20 中国发展网
老龄人口 养老 银发经济

摘要:未来几年,北京老龄人口将迅速增加,同时,老龄消费群体乐于购买优质养老服务,也期待社会能够推出更多的银发友好服务。

毛大庆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总量429.9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等特点。

北京老龄化趋势现有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二是女性老年人总量和占比均高于男性;三是高龄老年人不断增加,长寿特征明显。

一、现状

北京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程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不断加深。

目前,北京养老照料中心建成运营数量由2015年的56家增长到2020年底的262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从无到有,累计建成运营1005家。

健康服务方面,北京全面深入实施健康北京战略,形成1家市级和16家区级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的组织架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从2015年的66.8%上升到2020年的70.6%。

与老龄人口日益增多的趋势相比,北京市的养老服务中仍有很多细节有待加强。

二、存在问题

1、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是影响老年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了一半。

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室内居住空间环境应配置的安全设施提出要求,尤其是对室内防滑地面(72.6%)、紧急呼救系统(68.4%)、室内扶手(41.8%)三类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度更强,分年龄段看,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相应对防滑地面、呼救系统、扶手的需求度明显高于低龄老年人。

2、出行辅助设施

社区老龄服务方式多样化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必需。

老年人对社区老龄服务项目表现出较大的需求,紧急呼叫(68.3%)、走失定位(60.4%)、陪同出行(46.4%)三类服务占比最高。

3、医疗健康服务

相较于年轻群体,老年人的就医频率更高,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需要便捷、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

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强烈,健康监测(59.5%)是各年龄段老年群体最希望配置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其次是送医拿药(47.7%)和家庭医生(45.8%)。

三、有关建议

未来几年,北京老龄人口将迅速增加,同时,老龄消费群体乐于购买优质养老服务,也期待社会能够推出更多的银发友好服务。

这其中,除了保险、机构养老、养老志愿者体系、时间银行之外,特别要重视老年人的生活细节问题,包括独居老人的护理及遗嘱确定、失独家庭的老人赡养、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看护等方面,都需要尽快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服务体系。

做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十年,养老服务体系是北京市产业结构中绕不开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提早布局,才能将北京建设成银发友好型社会,继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在北京落户.同时,把握好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经济抓手,也是城市走向高质量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议北京市从养老服务的细节上加强政策推动,引进民间资本和科技投入力量,加快北京市的养老服务进程。

1、猝死防范

发达国家独居及夫妇空巢户比例高70%-80%。北京市可借鉴外国的应对经验,针对社区登记在册的空巢老人,引入互联网传感检测系统、家庭扶助制度、配备社区生活指导员等模式。

2、孤独治愈

空巢老人有大量情感缺失,亟需情感陪护。建议北京市引入杭州模式,即在政府大型养老院中设置部分小型出租公寓,以极低价格提供给90后的年轻人租住,同时租客需负担与老人进行情感陪护等相关工作。

3、跌倒防范

在生活中的意外跌倒已经成为老龄人口伤害死亡、伤残失能的最重要因素。建议北京市在老龄化较为密集的社区率先推广老人摔倒监测报警系统,借助网络技术、视频图像信息交互技术和传感技术,对监控区域内的老人摔倒进行识别,当发现异常情况时以最快的方式进行预警,有效的协助管理人员处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同时还可以查看现场录像,方便事后管理查询。

4、遗嘱处置

到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深老人口将超过1.5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口将达到7900万,失能老年人将接近1亿。

独居老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遗嘱公正、手术签字、赡养缺失等环节,建议政府迅速推动电子遗嘱和意定监护等养老服务的落地普及,满足社会对于养老、就医、人文关怀、抱团互助的迫切需求。

5、骨灰安置

孤寡老人去世后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骨灰安置。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此类情况将越来越多。在没有亲人负责安置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他们的身后事,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

建议政府提前布局决策,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为符合条件、并有实际困难的孤寡老人提供骨灰安置服务。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公益机构也应承担相关工作的部分环节。

6、线上祭扫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墓地祭扫的预约量必将逐年增加。随着数字智慧技术的发展,建议政府推动祭扫场景的线上化、数字化,实现数字灵堂服务。

7、遗物整理服务

随着中国养老产业的兴起,遗物整理服务正在进入越来越多家庭的视野,可能将成为未来的一项新兴行业。建议政府尽快设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遗物整理师培训体系,并将这一职业介绍给更多的逝者家属和即将面对生死离别的家庭。

(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优客工场创始人

责任编辑:杨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