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吕献然:低起点也能创造高成绩

2021-12-23 17:28 中国发展网 杨海燕、范纪安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杨海燕 记者范纪安报道 2021年12月20日,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大幕,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河南省马集团尼龙化工有限公司采访了女工匠吕献然,再次领略了“半边天”的风采。

1996年,技校毕业的吕献然被分配到6.5万吨尼龙66盐厂工作。当时这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引进国外旭化成公司最先进的环己醇、己二胺、己二酸、成盐装置,工艺复杂,过程及中间产品种类繁多,分析设备、技术新先进。省内化工系统的大批骨干纷至沓来投身项目建设,工厂还从高等院校招聘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这对于当时只有技校出身的吕献然来说,她的起跑线远远落在了后面。

“进厂以后,我迅速意识到了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但我并没有气馁,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公司为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提供了许多专业书籍。很长一段时间,我白天在岗工作,晚上回去会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吕献然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检验自己的技能水平,还参加了各种技能竞赛,并且在2010年河南省石油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只要多下工夫,一定能干出成绩”,在那个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她四处收集资料,如饥似渴的钻研学习,不懂就向同事和技术员请教,在1998年 8月,她与同事们一起,通过大量可靠的分析数据确保公司一次试车成功。能随时随地独当一面,准确及时地根据需要科学分析,并善于通过分析数据变化的规律预见发生问题的原因,及时准确的指导工艺生产,连续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一个又一个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纪录。

很快她又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郑州大学化工工艺专业大专毕业证。连年代表公司参加省、市技能竞赛, 2010年河南省石油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26年来,从普通的分析工到班长、技术员、技术助理再到三级工程师,她的岗位虽然发生了变化,可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有所长,干有所长”的进取之心没有改变。

2011年,公司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吕献然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发挥三项职能,一是岗位技能培训,二是技能竞赛,三是攻关创新。通过日常的岗位技能培训,选拔优秀员工组建技能竞赛培训班,从中选拔优秀的选手代表参加技能竞赛。据了解,现在,竞赛班的学员都成了化验室的骨干力量,2名成为车间主任,12名走上管理岗位,26名徒弟分别获得高级技师和技师,在关键岗位上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没有人为工匠精神下定义,而吕献然却用切身行动告诉我们何为工匠精神,勤奋、严谨与坚持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却不尽然,因为她不仅仅在提升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还一直坚持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对后辈倾囊相授。“一个人技术再好不算好,关键是大家都要掌握过硬的化验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当好生产的眼睛。”吕献然说。

据了解,吕献然还坚持至少每两年更新修订一次60万字的《岗位分析操作规程》,确保检验流程标准化操作。编写了2万道《技术中心实验室差异化培训试题库》和近10万字的《分析基础知识》、《安全生产系列教材》,供员工岗位学习。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