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奥密克戎”可能降低部分抗体药物保护力

2021-12-02 10:2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本报讯  记者荆文娜报道  近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B.1.1.529变异株,增长迅猛。11月26日,WHO(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VOC),取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截至11月28日,南非、以色列、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和中国香港等,已监测到该变异株的输入。我国其他省份尚未发现该变异株的输入。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时推测,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体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进化累积了大量突变,通过偶然机会传播;二是某种动物群体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在动物群体传播过程中发生适应性进化,突变速率高于人类,随后溢出传染到人类;三是该变异株在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监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持续流行了很长时间,由于监测能力不足,其进化的中间代次病毒未能被及时发现。

据介绍,目前全球尚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对于公众关心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疫苗和抗体药物是否会有影响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解释,研究表明,新冠病毒S蛋白若出现K417N、E484A或N501Y突变,提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存在“K417N+E484A+N501Y”三重突变。此外,奥密克戎变异株还存在其他多个可能降低部分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突变。突变的叠加可能降低部分抗体药物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效力,对现有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

此外,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WHO建议各国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阻断病毒传播;个人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公共场所至少保持1米距离、佩戴口罩、开窗通风、保持手清洁、对着肘部或纸巾咳嗽或打喷嚏、接种疫苗等,同时避免去通风不良或拥挤的地方。WHO提醒,所有变异株都可能导致重症或死亡,因此预防病毒传播始终是关键,新冠病毒疫苗对减少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