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阿妹戚托小镇:搬迁群众端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饭”
摘要:为带动搬迁群众就业,晴隆县成立了文化旅游运营机构来运营阿妹戚托小镇景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记者吴承坤 程 晖
2021年11月18日,贵州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确定省内11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其中就有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这是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阿妹戚托小镇,继2019年7月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之后,又一次创建升级。随着阿妹戚托小镇景区的文旅运营,搬迁群众“端上旅游碗”吃上“端上旅游饭”。
阿妹戚托小镇是贵州省晴隆县11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安置区。2019年开始接纳搬迁群众,搬迁群众来自县内的三宝彝族乡及安谷乡、茶马镇等乡镇。搬迁总人口3093户14907人。其中汉族4017人占比27%,少数民族10890人占比73%。
特别是极贫乡镇三宝彝族乡实现了整乡搬迁。
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属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典型边远贫困山区。
201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多轮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整乡搬迁的战略部署,经过省、州、县各级的艰苦努力,特别是三宝彝族乡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终于创造了“整乡搬迁”的时代奇迹。
2019年6月,全乡1317户6263人全部搬出大山,三宝彝族乡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中唯一一个整建制搬迁的乡镇。
阿妹戚托小镇在建设中,严格按照文旅景区的规划进行建设。
阿妹戚托小镇台阶式的建筑布置充分展现了山地建筑独有的特色,真正体现了依山就势、道法自然的设计思路。规划还结合民族文化元素,巧妙地将“牛头”、“虎头”运用于建筑布局中,增加了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秘感。建筑风格采用传统中式建筑风格,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间。
阿妹戚托小镇围绕旅游布置业态,为搬迁户提供就业保障;通过配套社区商业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办公区、苗寨商业区、祠堂、民宿、餐饮街、工坊街、亭、塔、鼓楼、风雨廊桥、酒吧街、小吃街、幼儿园、卫生服务站、农贸市场、社区服务中心、乡愁馆、游客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站、储蓄所、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物管用房及产业园等设施,将小镇建成优美的景区。
目前阿妹戚托小镇已建成安置房,配套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3.56万平方米,配套停车位2142个。建成安置房239栋1808套,17.63万平方米。建成配套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实际建设41栋约2.35万平方米。搬迁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配套商业、室外景观绿化全部建成。
为带动搬迁群众就业,晴隆县成立了文化旅游运营机构来运营阿妹戚托小镇景区。
记者在采访了解到,在阿妹戚托小镇,有阿妹戚托舞蹈、芦笙舞等民族舞蹈,有农历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八月八苗族绣花节民族节日,有锦绣坊、酒吧街、小吃街等业态的旅游经济。
其中,阿妹戚托舞更是成了阿妹戚托小镇4A级文旅景区的招牌节目。
阿妹戚托舞导艺术团团长文安梅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一家五口人从原三宝彝族乡大坪村搬迁来到阿妹戚托小镇,与其她彝族姐妹一道共同带来了阿妹戚托舞。
文安梅告诉记者,她从小就跳阿妹戚托舞。“阿妹戚托”意为姑娘出嫁舞,是三宝乡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动作主要靠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运动变化来展示舞之美感,表演者相互配合默契、动作整齐、干净利落,通过脚掌击拍发出踢踏之声、以足传情,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流传至今的舞蹈共十二段落,依次为:插秧、翻脚板、钻脚尖、打脚板、男左女右、踢板壁、背靠背、喂狗饭、踢鸡冠、鸭喝水、跨三步、耍克膝,寓示父母叮嘱姑娘出嫁后要相夫教子,做个贤良的媳妇。在女儿出嫁前,也是对姑娘出嫁后生活幸福美满的祝福,体现了彝族古老的文化信息和本土文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文安梅告诉记者,“阿妹戚托”1956年曾进京演出并在怀仁堂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赞誉;1995年参加意大利“世界民族民间文艺会演”;2007年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获“银瀑奖”;2008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获第四届贵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二等奖;2011年赴京参加第十一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演出荣获金奖;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参加中国香港第五届国际中老年艺术大赛荣获特金奖。
文安梅说,游客非常喜欢阿妹戚托舞,从2019年开始,经常有游客来学习和互动,有从事民族艺术研究的专家、外国朋友也都来到阿妹戚托小镇学习、观摩、研究。
晴隆县文化旅游运营机构负责人李林告诉记者,晴隆县阿妹戚托建成和搬迁群众办入住以来,形成了“一年三大节,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赛事,夜夜有狂欢”的文旅模式,有近千名搬迁群众“端上旅游碗”、吃上“端上旅游饭”。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