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不老,人就不老——精神养老服务创新实践及思考
摘要:与会嘉宾围绕老年人对精神服务的迫切需求、精神养老服务实践、公益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和政策环境、疫情期间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等话题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深入的探讨。
——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43)”成功举办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日前,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办的“精神不老,人就不老——精神养老服务创新实践及思考”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北京市东城区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创始人、主任卞学忠主讲。
北京市东城区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创始人、主任卞学忠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广大老年人生活的核心内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数据表明,孤独老人患认知症几率、癌症发病率、失能率等都超过普通老人,精神养老的重要性和丰富精神养老服务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卞学忠认为精神养老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延缓老人失能失智、减轻社会照护压力、降低公共医疗支出的有效途径之一。
卞学忠从老年人需求的五个层次对精神养老理念进行梳理,认为老年人的幸福感与其自我认同正相关,将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定位为专注于精神养老服务的公益性社会创新组织。他分享了耆乐融多年来开展的公益项目,包括人生相册、社区好老头等等多个创新实践案例。这些项目多数是卞学忠通过调查走访得到老人反馈后自主研发或是在借鉴基础上再创新形成的。
在谈到我国公益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上,卞学忠通过多年实践和观察,对社会组织适合在哪些公益项目有所施展进行了通俗易懂的总结,即“政府想做做不了;政府想做顾不上;政府没做但民众有需要;不做有违社会公平正义、不做有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是企业不愿做、不屑做、做了无利可图的事情。”社会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以特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是要保障没有支付能力和社会资源的社会群体实现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得到了研讨会现场嘉宾一致认同。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长、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多位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田兰宁,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北京公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六所研究员、教授级高工龚炳铮,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旗戟,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李佳。参与本次研讨会的还有盘古智库理事长办公室副主任邹慧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研究员车凤,非凡资本合伙人陈淑蓉,沁春智慧养老创始人陈刑天,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项目执行主任梁宏伟,银龄书院创始人薛晓萍等数位嘉宾。
与会嘉宾围绕老年人对精神服务的迫切需求、精神养老服务实践、公益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和政策环境、疫情期间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等话题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深入的探讨。
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长、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田兰宁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王瑛为本次专题研讨会作出总结。她表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对老龄群体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应更多的呼吁重视精神养老的深层价值,宣扬公益对生命的意义和作用。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广大优秀社会组织更好的融入基层治理创新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话题。
最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旗戟为卞学忠颁发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题分享感谢状。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