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摘要:开展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是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8月,商务部、中央宣传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发布公告,认定北京市东城区等16个行政区(功能区)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日前,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四部门发布《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
商务部服贸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是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文化贸易发展作出专门部署,并明确要求“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2018年首批基地挂牌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出台通关便利化举措和相关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基地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上下游畅通的文化出口产业链,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创新文化贸易平台载体,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基地集聚、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各基地创新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据介绍,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首批13家基地在加强制度和政策创新、推动平台载体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探索形成了一批创新性较强、具备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
一是打造对外文化贸易制度高地。北京天竺综保区基地推出文化艺术品出口关税保证保险、境外文物入区办理进出境鉴定审核手续、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出区展示免担保等措施,有力提升文化艺术品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四川自贡基地创新推出“跨境快贷—退税贷”“彩灯文化经营快贷”“彩灯e贷”等多款彩灯文化企业专属信贷产品,有效缓解制约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湖南长沙基地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打造数字版权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版权确权存证、授权交易、内容分发、版权维权等服务。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基地发挥“保税+”“金融+”“互联网+”功能优势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优势,促进文化保税业态创新发展。
二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品牌。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基地发挥集群优势,完善陶琉文化产业链,建立琉璃设计研发中心,实施“一人一品”战略,打造了一批陶琉文化贸易知名品牌。广州天河区基地制定电竞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和培育知名电竞企业、电竞赛事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电竞中心。上海徐汇区基地打造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品牌,确立艺术品交易的“上海时间”、“上海地标”和“上海平台”,加快培育千亿级艺术品产业。
三是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和载体。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基地开发建设海外影视发行一站式服务平台,自主创建影视剧海外出口平台“华剧场”,海外订阅用户数突破500万。安徽合肥市蜀山基地多方拓展传播平台,通过“云展示”“云交流”“云贸易”推动扩大版权出口,2020年实现版权出口超过500项。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基地搭建文化出口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服务孵化基地和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助力文化企业国际化发展。
四是积极优化基地营商环境。上海徐汇区基地聚焦动漫、影视、演艺、出版等重点领域,坚持数字赋能、政策赋能、平台赋能,加快创新文化出口促进机制,提升文化贸易发展动能。四川自贡基地创新彩灯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学院、设专业、谋传承,实现文化人才培养平台化、规范化、多元化,夯实彩灯产业和贸易发展基础。
责任编辑:陈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