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部门与基层监管部门监管事权合理匹配显成效

2021-08-09 14:05 中国发展网 周文军

摘要: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质量提升示范区、标准化试点示范和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

中国发展网讯 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及知识产权保护、物价、商务、盐政等多部门“合一”组建的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部门,任务重,压力大,条件差。为切实加强区级及区级以下市场监管分局规范化建设,解决基层监管力量不够、保障较弱、能力不足等问题,合理匹配区级市场监管部门与基层监管分局的监管事权。近年来,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编办、人社、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实施“五规范、五优化”工程,统筹解决基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建设成机构设置科学、权力职责明晰、人员配备合理、设施设备齐全、监管网络完善、管理规范有序、运转顺畅高效的规范化监管机构,达到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实现了监管能力更强、安全保障更好、服务发展更优的目标,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基层市场监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规范职责权力,优化体制机制

一是规范区级市场监管部门内设机构。加快推进区级监管部门内部融合步伐,结合专业程度、安全等级、监管难度等,按照职责明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要求,综合设置部门内设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精简机关和直属单位,统一执法主体,合理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到基层监管一线,实现重心下移,确保食品、餐饮、药品和特种设备“四大安全”监管能力在监管资源整合中得到强化,确保监管一线力量得到强化。

二是科学设置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基层市场监管分局作为区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市场监管工作,纳入辖区内乡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全面监管、有效监管的原则,综合考虑辖区面积、常住人口、市场主体、监管力量等因素,采取按乡镇(街道)和经济区域设立基层分局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调整和确定基层监管分局的数量、规模。对市场监管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按每个乡镇(街道)设立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其他乡镇(街道),按经济区域设13个基层市场监管分局。

三是合理划分监管事权。区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日常监管和专业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市场监管任务和人员配备情况,理顺了与基层分局的事权关系,基层分局主要承担日常基础性监管工作,重要案件应由区级市场监管部门管辖。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了区级政府负总责、区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尽责、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联防联控的市场监管工作机制。并整合了投诉举报平台,将12315、12365、123331三个投诉电话网络平台统一整合,“三台合一”为12315,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对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范围内的消费维权案件,通过政府消费维权督办机构分流到其他各职能部门;在地方政府财力紧张难以确保维权经费全部到位的情况下,提请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明确专项的经费用于投诉举报处置、消费维权,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作运行到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和其他执法部门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优势,形成维护市场稳定、保障质量安全、打击食品、餐饮、药品、特设违法犯罪行为的合力;依托社区,推行网格化监管,通过“互联网+市场监管执法与服务”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建立区局与分局、分局与分局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规范人才培养,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配齐配强基层市场监管力量。确保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编制专编专用。根据工作需要,科学配置整合人力资源,推进监管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各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合理配备人员。每个行政村(社区)确定市场监督管理协管员、市场监管管理信息员400名,协助市场监管分局做好日常监管、宣传教育等工作,并根据承担的任务,给予一定的补贴,经费由区政府、乡镇街道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同时,加大基层监管专业人才的招录力度,针对基层监管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采取分行业分类别等方式,招录食品、餐饮、医药、特种设备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基层。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区级市场监管部门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原则,集中精力,多措并举,加大对基层市场监管分局的扶持力度。区级市场监管部门新录用人员要在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工作5年以上,晋升机关中层干部应具备5年以上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工作经历。记功奖励、先进评比和干部晋升使用等在同等条件下应向基层市场监管分局人员倾斜。并重视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工作人员生活待遇,确保国家规定的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等政策有效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当前,该局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人员虽多,但素质不高,年龄老化,专业人才匮乏。由于“条管”历史及体制调整、机构改革拖了四年才完成到位等原因,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大部分干职工年龄偏大,平均年龄超50岁,达70%以上,加之文化素质偏低,工作理念、思维方式固化,接受新生事物的主动性、实效性较弱,干劲磨减了,情绪燥化了,干部很多不熟悉电脑等现代化信息工作手段、媒介;整个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履职意识与改革发展的要求有较大距离,业务工作上存在青黄不接乃至严重断档的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等各项工作的到位。工商、质监、食药监等多部门合并后,药品监管、流通生产领域食品监管、餐饮监管、特种设备监管、网络监管等专业性强的业务集合在一块,绝大多数人员还是原工商、质监老人员,而食药监局和卫监所的人员极少。由于食品安全等工作责任重大,职责范围大、监管服务对象多,急需食品、药品、特设等专业人才填补。对此,该局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加大网络培训、送课上门等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基层工作人员轮训了一遍,新考录公务员初任培训参训率达到了100%。鼓励从事食品、餐饮、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工作人员参加提升学历教育,使从事食品、餐饮、药品、特设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学历为食品、餐饮、药品、特设或相关专业的达到了较大比例。并探索建立食品、餐饮、药品、特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充实基层市场监管力量。

规范建设标准,优化基层基础

一是确保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基本业务用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了基层监管分局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对达不到建设标准的,通过新建、调剂、置换等方式予以妥善解决,充分满足办事窗口、案件调查询问、罚没物品保管等基本业务需求。

二是完善基层市场监管分局辅助设施建设。完善执法书籍及相关资料查询室、后勤用房、干部职工周转房等综合辅助设施建设,妥善解决了基层特别是偏远地区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

三是统一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基础设施标识。按照“五统一”要求,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办公场所、服务窗口、执法车辆等使用统一的标志标识,做到统一着装,提高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形象识别度,增强了社会公众认知度。

规范装备配备,优化技术支撑

一是合理配置执法车辆。在现有车辆的基础上,优先保障基层市场监管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需求,每个基层市场监管分局至少配备1台监管执法用车,对破旧车辆要及时按规定更新置换。区级公务用车平台要加强食品、餐饮、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执法用车保障力度,满足一线市场监管工作需要。并严格执法车辆管理,确保车辆驾驶安全,各基层的执法车辆固定人员驾驶,严禁将车辆借给他人(包括亲戚)驾驶,离开辖区范围内的须向区局主要领导报告。严禁驾驶执法车辆到经营场所消费、酒后驾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行动,对违反禁令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诫勉谈话,党员干部酒后驾车的给予行政警告、待岗学习等处理。

二是配备专业化信息化设备。按照“高效节约、分步实施、合理保障”原则,制定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日常履职必需的设施装备配置标准,将基层必备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执法记录仪、办证办照窗口二代身份证识别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药品快速筛查箱、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标准砝码等,逐步配备到位,提高基层市场监管专业化水平。配备区级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车,提高了抽检的靶向型。基层监管分局优先配备了食品药品监管基本装备类、取证工具类执法装备。推进基层监管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提升了监管效能。 

三是加强检测检验能力建设。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农业农村、畜牧水产、粮食、卫健等部门整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与相关部门围绕本地优势产业,整合特种设备检测、计量检测、产品质量检验等检测检验资源,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在质检中心规划、质检中心申报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争取上级财政对新获批的质检中心给予一定奖励。并加大服务力度,全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兴办独立性、公正性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营造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检测机构和民间检测力量互相补充的技术支撑体系。

规范经费保障,优化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规范化建设资金投入。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互联网+”精神及国家、省市场监管部门有关 “迈进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切实转变过去挨家挨户巡查、低档次、原始的监管方式,借助互联网科学技术力量,运用“互联网+市场监管执法”的新思维,探索建立以大数据为依托,以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信用约束等手段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实施“互联网+市场监管执法与服务”新机制,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所需大量经费,区级市场监管部门除了积极协调,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性扶持外,区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规范专项经费保障。确定抽检、检测经费保障办法,确保基层抽检工作经费需要。推动开展质量强区建设和民生计量工作。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质量提升示范区、标准化试点示范和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

(作者: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文军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