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守望者——专访承德摄影大师周万萍
摘要:周万萍,1965年出生,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二道梁村人,自由职业摄影师,被誉为“长城的守望者”。
景雪辰 杨启轩 徐牧琦
周万萍,1965年出生,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二道梁村人,自由职业摄影师,被誉为“长城的守望者”。
七月盛夏,我们来到金山岭长城,拜访长城脚下的摄影家周万萍,希望从访谈的言语间探寻这位普通农民成长为获奖无数的摄影家的故事。
酷暑炎热,爬长城让人汗流浃背,而烽火台里却十分阴凉。当攀登至金山岭长城的烽火台歇脚时,我们遇到了一位在烽火台售卖零食饮料的老板。桌上放着的一本影集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本影集的主人正是承德摄影大师周万萍。他,就是这位在长城上卖饮料的商贩。
(周万萍老师的摄影集)
一番攀谈后,我们了解到,家住金山岭长城脚下二道梁村的周万萍小时候因为腿脚不便没有找工作,便在长城上贩卖饮料,后来又参与了修葺长城的民工队。80年代中期开始有摄影爱好者前来金山岭长城拍照,周万萍也因而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于是,十九岁的他在古北口镇的照相馆学了摄影,并开始在金山岭长城上给游客拍照,把摄影当成了一份职业。
最初,拍一张四五寸的黑白胶卷的照片只收五六毛钱,赚不了多少钱,他还会将洗好的照片送上门去或者邮寄给游客。后来用单反拍摄的照片都可以通过电脑传输了,十分方便。除了给游客拍照之外,周万萍还参加了许多摄影大赛,也获得了一定收入。
他的成名作是一幅长城上的风景照,1992年在中日大自然风光摄影大赛上获奖。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周万萍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并娓娓地讲述了当时的拍摄感受。八十年代时周万萍开始拍彩色照片,用的是虎丘旁轴相机和135胶片。“虽然很便宜,但是镜头很不错,现在还在家里保存着。”周万萍回忆说,当时下雷阵雨,常年拍摄的他很有经验地在下雨时就开始爬长城,爬上烽火台时刚好出彩虹。此时又正好赶上日落,晚霞的最后一抹光辉照在长城的山尖,巧夺天工。周万萍拿出他的摄影集,封面正是这张照片。性格有些内敛沉默的他,言语之间流露出对这幅作品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与周万萍老师愉快地对话)
很幸运,周万萍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为了一生的事业。几十年里,他与相机、天气、景色打交道,与游客、同行交流,也有了许多自己的体悟。说着,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目前正在用的相机——尼康D800。“现在条件好了,换了许多功能更好的相机,也和摄影的朋友能一起交流。”周万萍表示,“过去拍照的人少,交流的也少。我那时候也没有钱买好相机,我拿个虎丘相机,人家拿一个尼康,都不是一个档次,根本没法交流!”
当然,如今周万萍早已不用为相机发愁。“九二年获奖,奖品是一个奥林巴斯U1。我用它拍的照片在九八年再次获奖,又得了一台相机。我得的奖都是荣誉多奖金少。” 近40年的摄影生涯里,周万萍已经有50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上入选获奖,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千余幅,其中一幅更是悬挂在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
现在的周万萍,更关心乡村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在这里气候变了。原来气候好,晴天下雨清晰度高,而现在下完雨天就是灰的。这边的天气是从九八年开始变得恶劣的。九八年之前下雨后清晰度就很好,基本没有雾霾。因为摄影对环境比较敏感。特别是今年,清晰度就非常糟糕,全是这种灰天。云雾会有,彩虹很少。不知道是污染,还是冷空气不频繁。这种灰天是南面的热空气过来,形成不了强对流造成的。”谈起天气,周万萍并不是很专业,但是,他的话句句都在点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治理好乡村的绿水青山,才能拥抱美丽的自然风光。
如今,回首20多年的奋斗历程,万萍感慨万分:
“我家就住在长城脚下,几代人也没有走出这穷山沟。但是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选择了摄影这一行。自从拿起照相机的那天起,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拍摄长城风光上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作品接连不断地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上入选获奖,发表在各级的报刊杂志上。尽管摄影的过程很艰辛,但它陶冶了我的情操,锻造了我对艺术的无比热爱。”
“摄影挺难的,尤其是拍摄长城,更难!要不断地突破自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为了拍摄一张满意的作品,我常常要往返多次,有时甚至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摄影不仅改善了万萍的生活,也提升了他人生品味。近些年来,有许多摄影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们慕名而来,与他切磋交流或向他请教。而周万萍总是不辞辛劳,为他们当向导、做讲解。特别是2006年,万萍受北京朋友之邀,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和展览。作为长城的儿子,万萍不仅是长城之美的记录者、表现者,同时还成了一位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者。
生在长城,长在长城,周万萍自诩为“长城之子”。如今,周万萍的家——“万萍农家乐”已经建设成为游客提供住宿饮食服务的农家乐,他自己也成为了拍摄长城而声名远扬的摄影家。周万萍对自己的过往表现得那样云淡风轻,像是一位邻家的长者。的确,周万萍只是一个热爱家乡的农民摄影家,但是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平凡中的伟大。我们的每一天都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有的时候是彩虹、有的时候是乌云密布,或许可能也会打雷闪电或者晴空万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用眼睛和心灵的“照相机”去捕捉这些美丽又不可多得的日子。看着周万萍有些蹒跚的背影,我在心里暗暗想着成为一个像他一样勇敢的守望者,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周老师背包远去的背影)
“守望”一词或许最能形容周万萍的摄影生涯。在长城脚下,他用相机记录下了长城的日日夜夜、阴晴风雨。几十年里,金山岭长城从荒废的野长城变成热门的旅游景点,周万萍用一张张照片让全世界的人看到长城,也用一个个脚印走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成名后的周万萍依然在忙碌着,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做。他说:“我是长城的后代,是长城给了我智慧和力量,使我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我在为赞美自己的家乡,弘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努力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周万萍依然每天坐在长城上,在贩卖饮料之余拿起手中的相机。长城阴晴雷雨下的样子深深刻在周万萍脑中,他知道何时何处可以拍出美丽的照片。他离不开长城,长城同样需要人们去记录下它的四季变换。
(美丽的金山岭长城云雾缭绕)
在金山岭长城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是最朴实无华的长城守望者。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山岭长城巍峨而静谧,登长城远望令人不由沉思。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满足于这种平静的生活,并且因此而感到幸福。如今,周万萍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万里长城从头到尾拍摄一遍,给后人留下一部完整的图片资料。他说:“拍好长城是我永恒的追求。”多年来,花楼沟村走出了几十位摄影大师,周万萍的儿子现如今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长城的守望者”们,用镜头记录下长城的美丽,并传播出去!
(摄影/撰稿: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学生 )
责任编辑: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