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产业为支撑 村里喜翻身——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助力山背村乡村振兴侧记

2021-07-30 11:09 中国发展网 周常青

摘要:专业户创业赚了钱,贫困户顺利脱了贫,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可以继续改善民生,山背村正迎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正以踏实的脚步迎接幸福的未来。

中国发展网讯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山背村靠近宜春中心城区,村集体经济却长年“挂零”。随着袁州区市场监管局挂点帮扶干部几年的精准帮扶,如今,随着一个个适合当地发展的好项目落地,该村已成为多个乡村振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模范村——

连片的养殖大棚里,鸭叫声、蛙鸣声响彻田间;刚建成的蛋鸡基地里,一箱箱鸡蛋正在装车准备发货;远处的山地上,碧绿的茶树茁壮成长……7月27日,笔者走进山背村,村道宽阔平坦,道路两侧整齐排列着香樟树,小鸟在枝头嬉戏喧闹。举目眺望,绵延的丘陵地上,成片分布着郁郁葱葱的蜜橘林,加上错落有致的村民新居,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产业让人应接不暇,一幅美妙的生态新农村秀美画卷展现在眼前……这是山背村如今华丽“嬗变”的场景。

你可能想不到,就在几年前,山背村还是西村镇产业最薄弱的贫困村,全村连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特色产业都没有,全年村集体收入为“零”。通过帮扶干部脱贫攻坚,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向下脚踏实地干实事,如今的山背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石蛙、草莓、百香果、红头鸭、油茶林、蛋鸡场、光伏发电……短短两年间,山背村已建成多个产业项目,并产生效益惠及全村,2019年底顺利实现整村退出贫困。昔日产业薄弱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了产业繁荣的示范村。

尴尬:紧邻市区却沦为贫困村

地处偏僻、人多地少,贫困村面临的这些困难,在山背村并不存在。该村距离宜春中心城区不过10余公里,开车15分钟就能上高速公路,人均耕地面积在当地也属于中游。

“年初村干部工资一发,村集体账上就空了,想办点民生实事都要打报告,指望上级支持。”村党支部书记付大勇对笔者说,自然条件本不差的山背村,几年前全村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找不到,因为贫困,村里很多年轻人看不到家乡的变化,大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均以水稻种植、分散养殖为主。不知不觉间,山背村就沦为一个尴尬的“城郊贫困村”,1318户村民中却有贫困户21户,被评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周边地区的开发抬高了人工和土地成本,搞种养产业很难赚到钱,村集体经济一直找不到突破口。”付大勇介绍,特殊的村情制约了村里的发展,村民普遍缺乏发展产业的动力。2018年之前,村集体连修村组公路的钱都凑不齐,根本没有资金和能力帮扶村里的贫困户。

“2018年3月,我局帮扶干部刚到村里时,我就发现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工作开展举步维艰。”袁州区市场监管局派驻山背村任脱贫攻坚负责人的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平华感慨道,如何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当时摆在他等18名帮扶干部面前的首要难题。

村集体经济长期“挂零”,依靠“输血式”扶贫不可能长久,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富民产业,这是贺平华走访调研后得出的结论。通过向上级和区局争取,山背村申请到几十万元扶贫项目专项资金。可是,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迅速打开扶贫突破口呢?贺平华为此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希望找到合适的产业项目,以及有技术的专业户。

当地土地流转成本高,一般的种养产业很难获得满意的收益,贺平华意识到,必须引进见效快、单位效益高、市场销路好、对土地条件要求不高的产业项目。搞产业扶贫,既要找到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方向,又要找到有意愿来发展的经营主体,这两者缺一不可。

几经周折,经朋友介绍,贺平华终于发现了一个适合当地的“冷门”项目——石蛙养殖。石蛙养殖对土地要求不高,每年3月下苗8月就可以出栏,亩产有近千公斤。石娃是我国南方山区的特有生物,因为它的肉质鲜嫩,又拥有丰富的营养,已成为人们的健康食品,还可以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状。石蛙在一二线城市的高档餐馆比牛蛙更受欢迎,每公斤利润可达10多元。

当时,邻近的分宜县一名养殖大户想扩大养殖量,却受制于资金难以发展,正巧遇到贺平华来“招商”。一个缺资金,一个缺项目,双方一拍即合。根据签订的协议,他带领帮扶干部坚持“牢筑基础、培育龙头、多元经营”的发展思路,引导石蛙基地采取“养殖大户+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先后在村里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食品企业、农旅合作公司,并帮助办理注册商标手续,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让参股的村民有更多的分红,在利润分配上实现共享共赢。也就是说,山背村投入50万元扶贫资金,完成20亩石蛙养殖基地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大户今后10年都要拿出收益来分红,相当于分期将前期投入返还给村集体和贫困户。

山背村的第一个特色产业项目,终于有了眉目,村集体经济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破局:一个项目带活一批产业

作为山背村扶贫攻坚的第一个项目,石蛙养殖基地的落地和经营之路却颇为不易。第一步的土地流转就阻力重重——由于村里此前搞过的产业项目基本都黄了,村民没有信心,又担心自家利益受损,拒绝将土地流转出去。

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贺平华带领帮扶干部和付大勇一户户上门磨嘴皮,帮村民解除心结。经过半个多月的动员后,终于取得村民信任,把建设基地所需的30多亩流转土地敲定。

2019年2月,石蛙基地建成投产,当年就迎来大丰收。基地全年产量达2.7万余公斤,销售收入56万余元,村集体和贫困户总计分红10.9万余元。一时间,全村人喜气洋洋。

然而,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市场变化,以及石蛙可能被列入禁养范围的消息,让大家都笑不起来。养殖大户担心石蛙的市场前景,焦虑之余打起了退堂鼓。

为了保住前期的投入和心血,保住村里贫困户的希望,贺平华等帮扶干部一方面联系相关部门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一方面安抚鼓励养殖大户,利用土地资源搞起多种经营。大棚里阴凉,可以搞百香果种植;大棚外的土地也不能闲着,养起3000余只红头鸭……帮扶干部和养殖大户一起,耐心等待着政策落地。

去年5月,国务院相关部门明确,石蛙等蛙类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这意味着人工养殖蛙类进入市场不违反政策,山背村的石蛙又能卖了!

走进该村的石蛙基地,笔者看到一幅和谐生态的画面——大棚里密密麻麻的青蛙在呱呱叫着,旁边的百香果藤已经挂果,大棚外则是一群群悠闲漫步的红头鸭。“现在在基地干活,每月有1500元工资呢。”李来发是基地长期聘请的6名脱贫户之一,他对笔者说,因为有分红,村里人现在都把基地当成自家的产业一样。

“当初引导村民搞多种经营是为了规避风险,没想到无心插柳成了新的增收项目,今年基地效益要更上一个台阶了。”贺平华一边帮忙喂鸭子,一边笑着给笔者算账:今年山背村的各产业项目累计可分红43.7万元,其中13万元分给村民,剩余资金都归村集体用于乡村振兴。

在石蛙基地渡过难关后,山背村的产业发展重新驶入快车道。今年,村里投入50余万元的蛋鸡项目基地成功落地;10000余株高产油茶长势良好,预计3年后将进入收益期……

专业户创业赚了钱,贫困户顺利脱了贫,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可以继续改善民生,山背村正迎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正以踏实的脚步迎接幸福的未来。(周常青)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